第161章 鸿沟水漫梁城月 墨胆孤言止血光

项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目光却依旧停留在被水淹没的大梁城上,眼神里充满了迷茫。

两日后,大梁城的水位渐渐下降,城墙因为被水浸泡,已经变得松软。王贲下令攻城,秦军士兵们踩着云梯,很快就登上了城墙,城里的魏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魏王假穿着一身素衣,双手反绑,被士兵们押到了秦军大营。他头发散乱,脸上满是泥土,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帝王威严。

王贲坐在中军大帐的主位上,看着跪在地上的魏王假,语气冰冷:“魏王假,你可知罪?”

魏王假抬起头,眼中满是不甘:“我身为魏王,守土有责,何罪之有?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好一个守土有责!”王贲冷笑一声,“你为了一己之私,让十几万百姓跟着你遭殃,如今城破被俘,还敢嘴硬!传令下去,将魏王假及其王室宗亲全部斩首,以儆效尤!”

“将军不可!”陈墨立刻上前一步,拦住了正要传令的士兵。

王贲皱了皱眉:“先生,你这是何意?魏王假负隅顽抗,害死了我们这么多士兵,难道不该杀吗?”

“将军,魏王假确实该罚,但不该杀。”陈墨躬身道,“如今韩、赵、燕、楚已灭,魏国刚降,齐国还在观望。若是我们杀了魏王假及其宗亲,齐国必定会拼死抵抗,其他国家的遗民也会心生怨恨,不利于天下安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处置?”

“臣建议,封魏王假为‘大梁侯’,让他留在大梁,掌管魏国的宗庙祭祀。”陈墨缓缓开口,“这样一来,既彰显了大秦的仁德,又能安定魏国百姓的心,还能让齐国看到大秦的诚意,为日后灭齐打下基础。”

王贲沉默了——陈墨说的有道理,可他心里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他看向帐外,那里站着许多秦军士兵,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神色,期待着将军能为死去的战友报仇。

“先生,你可知,我们有多少士兵死在了大梁城外?”王贲的声音有些沙哑,“一万多士兵,他们的父母在等着他们回家,他们的妻儿在等着他们团聚,可他们却永远留在了这里。若是不杀魏王假,我怎么向他们交代?”

“将军,死去的士兵已经无法复生,但活着的百姓还需要我们守护。”陈墨的语气很坚定,“若是我们杀了魏王假,只会让更多的人死去;若是我们封他为侯,就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这才是对死去士兵最好的交代,因为他们流血牺牲,就是为了天下太平。”

帐内的空气瞬间凝固,士兵们都看着王贲,等着他做决定。王贲沉默了许久,终于叹了口气:“好,就按先生说的办。不过,若是魏王假敢再生异心,我定不饶他!”

陈墨松了口气,躬身道:“谢将军。”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将军,先生,不好了!魏国王室的宗庙里,发现了一个神秘人,他说要见陈先生!”

陈墨皱了皱眉:“神秘人?他说他是谁了吗?”

“他没说,只说他手里有一样东西,是给陈先生的,还说这件东西,关系到大秦的安危。”

陈墨心中一动——会是谁?难道是吕不韦的旧部?还是魏国的残余势力?他看向王贲:“将军,我去看看。”

王贲点了点头:“小心行事。”

陈墨跟着士兵走出中军大帐,朝着魏国王室的宗庙走去。项伯也想跟着去,却被陈墨拦住了:“你留在帐内,别乱跑。”

少年点了点头,看着陈墨的身影渐渐远去,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预感。他总觉得,那个神秘人,来者不善。

陈墨跟着士兵走到宗庙门口,只见宗庙的大门敞开着,里面黑漆漆的,看不清里面的情况。士兵小声说:“先生,那人就在里面。”

陈墨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宗庙内弥漫着一股檀香的味道,两侧摆放着魏国历代君主的牌位,烛光摇曳,映得牌位上的字迹忽明忽暗。

“阁下是谁?找我何事?”陈墨高声问道。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牌位后面传来,带着一丝诡异的笑意:“陈先生,别来无恙?”

陈墨猛地一愣——这个声音,他太熟悉了。他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穿着黑色长袍的人从牌位后面走了出来,脸上戴着一张青铜面具,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眼神里满是阴鸷。

“是你?”陈墨的瞳孔骤然收缩,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那人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扔到陈墨面前:“陈先生,这是我给你的‘礼物’,你看看吧。看完之后,你就知道,大秦的天下,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安稳。”

陈墨弯腰捡起竹简,借着烛光打开,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字,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刺得他眼睛生疼。他猛地抬起头,看向那人:“你想干什么?”

那人笑了笑,转身朝着宗庙的后门走去:“我不想干什么,只是想让你知道,有些秘密,是藏不住的。三日之后,咸阳城会有大事发生,至于是什么事……就看陈先生能不能阻止了。”

说完,那人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后门的黑暗中。陈墨站在原地,手里紧紧攥着竹简,手心的汗水浸湿了竹简上的字迹。他知道,一场新的风暴,已经悄然降临,而这场风暴的中心,不仅在大梁,更在遥远的咸阳城。他该如何应对?三日之后,咸阳城到底会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