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胶东驿畔辨伪篆 骊宫残令引危澜

“骊火焚宫……”陈墨的眼前一阵发黑,扶着粮仓的木柱才没倒下。他终于明白,“沙丘之主”的最终目标,不是胶东郡,不是藏粮坞,而是嬴政的称帝仪式——只要在仪式当天引爆骊山的火药库,同时在宫城放火,大秦的政治核心就会瞬间崩塌,吕氏的余党就能趁机作乱,夺取天下。

“我们必须立刻回咸阳!”陈墨撑着站起来,后背的疼痛和牵机毒的麻痹感让他几乎要晕厥,却依旧坚定地说,“称帝仪式就在明日卯时,我们还有时间阻止他们!项伯,你带着禁军押解俘虏,处理胶东郡的后续;我先回咸阳,去骊山找冯劫将军,确保火药库的安全!”

项伯看着陈墨苍白的脸,眼里满是担忧:“先生,你的身体怎么能再赶路?要不我先回咸阳,你在胶东郡歇息,等我消息?”

小主,

“不行,我必须回去。”陈墨摇了摇头,从怀里掏出《仓颉篇》正本,递给学士,“你把这个带回学宫,交给鲁先生,让他在称帝仪式当天,带着学士们在宫城外诵读秦篆,告诉百姓,大秦的‘书同文’是为了天下太平,不是为了控制他们,稳定民心。”

学士接过正本,郑重地点头。陈墨扶着项伯的胳膊,一步一步走向马,翻身上马时,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项伯连忙扶住他,眼里满是心疼:“先生,你一定要保重,我处理完胶东的事,立刻回咸阳找你。”

陈墨点了点头,勒住马,朝着咸阳的方向疾驰。夜色里的驰道上,寒风依旧凛冽,胶东郡的百姓们站在藏粮坞外,手里举着写着“平”字的木简,朝着他的方向挥手,喊着“陈先生保重”“大秦太平”。陈墨看着那些挥舞的木简,心里一阵暖流,后背的疼痛似乎也减轻了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些百姓,为了他们手里的“平”字,为了天下的太平。

快到咸阳城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称帝仪式的钟声隐约从宫城的方向传来,悠扬而庄重。陈墨看着远处宫城的轮廓,还有骊山方向隐约的火光,心里一阵紧张——他不知道骊山的火药库是否安全,不知道宫城的密道里是否还藏着“沙丘之主”的余党,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仪式开始前,阻止这场即将到来的浩劫。

就在这时,骊山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号角声,不是秦军的号角,而是吕氏余党特有的“骊宫卫”号角声!陈墨的心脏骤然缩紧,催马加快速度,朝着骊山的方向疾驰而去。他知道,“沙丘之主”的余党已经动手了,骊山陵墓的火药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嬴政陛下的称帝仪式,也即将陷入一场血与火的考验。

驰道上的马蹄声越来越急,陈墨靠在马背上,意识渐渐模糊,却死死攥着手里的骊宫卫令牌和《仓颉篇》正本——令牌是阻止火药库爆炸的密钥,正本是大秦文脉的根基,这两样东西,承载着大秦的未来,承载着天下百姓的太平,他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守护好它们。

骊山的轮廓越来越近,火光也越来越亮,陈墨能看到冯劫将军的禁军正在与吕氏的余党厮杀,喊杀声、兵器碰撞声、火药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像一曲悲壮的战歌。他催马冲进战场,手里的令牌高高举起,大喊:“冯劫将军!我是陈墨!令牌在此,立刻关闭火药库的密钥!”

冯劫将军看到陈墨,眼睛瞬间亮了,指挥禁军朝着他的方向靠拢。可就在这时,战场的角落里,一道黑影拿着一枚同样刻着“骊”字的令牌,悄悄绕过禁军的防线,朝着骊山陵墓的火药库入口跑去——那是“沙丘之主”的最后一名余党,手里拿着的,是最后一枚能启动火药库的密钥!

陈墨看着黑影的背影,心脏骤然提到了嗓子眼,他催马朝着黑影冲去,后背的疼痛和牵机毒的麻痹感让他几乎要从马背上摔下来,却依旧死死盯着黑影手里的令牌——只要再晚一步,骊山的火药库就会爆炸,大秦的未来,就会在这场血与火中化为灰烬。

天边的朝阳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骊山的战场上,照亮了陈墨苍白却坚定的脸,也照亮了黑影手里那枚泛着冷光的令牌。一场决定大秦命运的较量,在称帝仪式的钟声中,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