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残军破围承秘诏 暗线伏兵待沙丘

她猛地起身,从怀里摸出一枚黑色的令牌——是赵高留下的最后一枚暗卫令牌,用力掷在地上:“来人!给我杀了嬴政和陈墨!就算不能夺天下,也要让他们陪葬!”

十几名黑衣人从暗处冲出,个个身手矫健,朝着嬴政扑去。嬴烈立刻挡在嬴政身前,与黑衣人厮杀起来。陈墨和项伯也冲了上来,陈墨虽有伤在身,却依旧用剑精准地刺穿一名黑衣人的咽喉——那是当年李牧教他的剑法,快、准、狠。

咸阳学宫的密谷里,鲁先生带着学宫的学士和小学士们,正在整理转移来的典籍。竹简堆成了小山,有《诗》《书》《礼》《易》,有《吕氏春秋》孤本,还有陈墨主持编写的《秦记》和《仓颉篇》范本。一名小学士捧着一卷《仓颉篇》,用稚嫩的声音读着:“秦篆一,天下平;度量同,民安宁;郡县统,文脉兴……”

“鲁先生!不好了!” 一名学士跑进来,脸色惨白,“华阳的人带着匈奴兵,朝着密谷来了!他们说要烧了典籍,杀了咱们!”

鲁先生脸色一变,立刻道:“快!把典籍搬进密道!小学士们先躲进去!我们几个老家伙,守住密道口!”

学士们纷纷行动起来,抱着竹简往密道里搬。鲁先生拿起一卷《吕氏春秋》,紧紧抱在怀里——这是陈墨托付给他的,绝不能被烧了。密道口外,马蹄声越来越近,匈奴兵的嘶吼声清晰可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李斯带着一队郎卫,疾驰而来:“鲁先生!我来了!蒙毅将军的大军已经到了咸阳城外,匈奴兵看到大军,已经退了!华阳的人也被项佗将军缠住了!”

鲁先生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怀里的《吕氏春秋》还紧紧抱着。小学士们从密道里跑出来,围着李斯,兴奋地喊道:“李丞相!我们赢了吗?陈先生和扶苏公子没事吧?”

李斯摸了摸小学士的头,笑着说:“没事!陈先生和公子都没事,咱们的典籍也没事!大秦,没事了!”

骊山西麓的粮草营,战斗已经接近尾声。华阳的中军大营被项佗和嬴烈的军队包围,楚系士兵纷纷投降,只有芈安带着几名亲信,护着华阳夫人,朝着骊山的密道逃去。

陈墨和扶苏追了上去,密道里黑漆漆的,只有火把的光照明。芈安突然转身,拔出佩剑,朝着扶苏刺去:“扶苏!受死吧!”

陈墨猛地推开扶苏,自己却被剑刺中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麻布袍。项伯拔剑,一剑刺穿芈安的胸膛,芈安倒在地上,临死前还不忘喊道:“太后!快走!沙丘之变……还没……结束……”

华阳夫人趁机钻进密道深处,那里有一条通往咸阳宫的暗道。陈墨捂着伤口,想要追赶,却被扶苏拦住:“先生,别追了!您受伤了!而且,蒙毅将军的大军已经到了,华阳跑不了!”

陈墨看着密道深处,心里却隐隐不安——芈安最后说的“沙丘之变还没结束”,是什么意思?华阳还有后手?

就在这时,嬴烈带着几名秘军将士,从密道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枚染血的虎符:“大人,这是从芈安身上搜出来的,是调兵虎符的另一半!还有,我们在粮草营的密室里,发现了这个!”

嬴烈递过来一卷帛书,陈墨展开一看,上面是华阳夫人与赵高的密信,写着:“沙丘之变,非止夺权,实为除嬴氏嫡脉,扶成蟜登基;焚书坑儒,为乱文脉,使天下无学;长城匈奴,为乱边患,使大秦无兵……”

“焚书坑儒……” 陈墨的心脏猛地一缩,“华阳不仅想夺权,还想复刻焚书坑儒,断大秦的文脉!而且,她提到的‘沙丘之变’,和之前赵成、赵高说的一样,这根本不是一场简单的叛乱,是一场早就策划好的阴谋!”

扶苏也凑过来,看着帛书,脸色凝重:“先生,您是说,华阳只是一枚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还在沙丘?”

陈墨点头,手指摩挲着帛书上的“沙丘”二字,想起之前吕不韦残页上的“沙丘之主非吕”,想起赵成死前的话,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沙丘……嬴政陛下迟早会东巡,沙丘是必经之地。华阳的阴谋,可能是想在沙丘,对陛下动手!”

就在这时,密道外传来嬴政的声音:“陈墨!扶苏!快出来!蒙毅来了!”

陈墨和扶苏走出密道,只见蒙毅骑着马,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赶来。蒙毅翻身下马,躬身道:“陛下!匈奴兵已经退军,咸阳城外的楚系叛军也已投降!只是……华阳夫人跑了,去向不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