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本博无力地挥了挥手,仿佛随着这道命令的下达,他身体里的某一部分也随之死去了。
通讯兵记录完毕,看着电文上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破坏”、“摧毁”、“玉碎”、“奋战至死”,喉咙发紧,但他不敢有丝毫迟疑,重重顿首:“
哈依!”
随即转身,快步冲向通讯室,去传达这道注定将机场化为废墟与坟墓的最终指令。
本博缓缓坐回椅子上,闭上了眼睛。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东郊机场方向即将腾起的冲天烈焰和滚滚浓烟,听到了弹药库殉爆的巨响,以及那些被他亲手送上绝路的士兵们最后的呐喊与哀嚎。
这,就是他能为这座即将陷落的城市,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用彻底的毁灭,来践行他那扭曲的“忠诚”与“武勇”。
次日,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张家口东郊的寂静便被更加猛烈、更加集中的枪炮声彻底撕碎。
经过一夜的短暂休整和弹药补充,张大彪指挥的东路突击集群,如同经过淬火的利刃,以更加凌厉凶悍的姿态,向着最后三公里的目标发起了总攻!
这一次,攻击的矛头更加尖锐,火力运用也更加极致。
所有残存在通往机场公路最后一段上的鬼子据点,无论是利用天然沟壑构筑的火力点,还是依托少数几栋坚固房屋形成的支撑点,都在八路军绝对优势的火力面前,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般迅速消融。
炮营的炮弹像是长了眼睛,精准地砸在每一个冒出枪口焰的位置。
空中,“三头怪”和B-25轮番登场,它们不再进行大面积覆盖,而是根据地面部队用信号弹、烟雾标识出的精确位置,进行“手术刀”式的清除。
一枚小型炸弹下去,往往就能将一个负隅顽抗的机枪巢或小型迫击炮阵地连根拔起。
鬼子的抵抗虽然依旧疯狂,但在这种不讲道理的火力碾压下,显得苍白而徒劳。
许多鬼子士兵甚至没能看清八路军步兵的身影,就被猛烈的炮火和空中打击吞噬。
突击集群的步兵们,紧跟着炮弹炸点和飞机脱离的节奏,以娴熟的战斗队形快速跃进、穿插、分割,将残存的鬼子一一歼灭。
推进速度,快得惊人!
至中午时分,猛烈的枪炮声已经越过了机场外围的最后一道防线。
象征着机场范围的铁丝网、外围警戒哨所,已被突击集群的先锋部队彻底突破、占领。
机场那宽阔的跑道、排列的机库、指挥塔台,已然遥遥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