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穿着八路军军装却依旧透着学生气的年轻人——
赵清如、王知白、周广厚,正伏在屋内长条桌上,埋头在一堆散乱的纸张里。
桌上铺满了各地辗转送来的情报、公开出版的伪满报纸、还有写着密密麻麻数据的笔记本。
“有什么发现?”
江岳的声音不高,打破了屋内的沉寂。
赵清如抬起头,帽檐下眉头紧锁,他手里捏着手写记录的新京放送局的一条新闻,那是一条沈阳实施“大抓捕”、“多处戒严”的简讯。
然后,又递来一张电报纸,上面记录着锦州车站附近市面异常波动的纸条推了过去。
“大队长,你看这个。”
他又拿起王知白记录的、关于山海关至北平一线几个铁路枢纽城镇近几日肉菜价格微小浮动的本子,以及周广厚刚译出的、提及山海关日军采买量激增的密电。
王知白性子急些,手指点着本子上的数据:
“表面看,每条信息都像是独立的。
锦州菜价涨了一成,山海关猪肉被包圆,唐山车站戒严无法靠近,北平有传言说火车皮紧张……
可它们几乎都发生在这三四天内,而且都卡在关内外铁路的关键节点上。”
他心里飞快地计算着,这太巧合了,巧合得让人不安,仿佛一条隐形的链条正在收紧。
周广厚话少,只是默默地将几份材料上的时间和地点,用红铅笔在地图上对应的位置圈了出来。
那些散落的红点,隐隐连成了一条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线。
他盯着那条线,感觉心脏跳得有些沉。如果猜想是真的,那独立师面临的压力将空前巨大。
江岳的目光随着周广厚的笔尖在地图上移动,从沈阳,到锦州,到山海关……他的眼神锐利起来。
鬼子这一手玩得隐蔽,用社会面的细微动荡和公开的治安新闻来掩盖真正的军事意图。
但他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太清楚这种“异常信号”汇聚在一起意味着什么。
赵清如见江岳神色,知道他也看出了端倪,便深吸一口气,指着地图上那条无形的红线,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推断:
“大队长,我们三个研判认为,沈阳的所谓‘大抓捕’,是掩护!
是为了清空场地,遮蔽耳目。
结合沿线这些几乎同步的物资波动和军事管制迹象……”
他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
“关东军,至少是他们的先头部队,极可能已经在三天前,开始秘密入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