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你听的不是风,是四百年喊你的名

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小碑颤抖的头顶,目光中满是悲悯与温和。

“痴儿,你听见的,是这片土地上,四百年里从来没有人听见过的哭声。以前,他们不敢说,不能说,只能烂在肚子里,化作尘土。现在,因为他来了,他们终于敢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了。”

皇城之内,气氛同样凝重。

一名风尘仆仆的骑士疾驰入殿,正是奉命监视北境的去卑。

他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和困惑而显得有些变调:“启禀我王!北境发生异动!原先依附于袁绍残部,盘踞在辽西、右北平一带的乌桓诸部落,竟……竟自发拆除帐篷,举族南迁!他们沿途打出的旗号,是‘归汉’!”

刘忙眉头紧锁,殿中众人亦是一片哗然。

去卑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更诡异的是,我们的探子发现,乌桓各部的祭坛上,都用刀刻上了您的画像,虽然模样粗陋,但能辨认。他们……他们用牛羊之血祭祀您的画像,口中呼喊的,是‘归心之主’!”

“我从未下令召他们归附。”刘忙的声音低沉,“草原上的雄鹰,何时会主动投入笼中?他们甚至没见过我,又怎知我即是‘归处’?”

伏德站在一旁,脸色前所未有的严肃,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王,这不是您召来的,也不是任何人召来的。是‘道统’本身在吸纳魂灵。四百年汉室正朔,如今重聚于您一身,便如长夜中唯一的灯塔。飞蛾扑火,不是因为灯塔在召唤,而是因为它们天生向往光明。这片土地上所有心怀‘汉’字的人与魂,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来,无论华夷。”

小主,

话音未落,糜竺捧着一个木盘匆匆走入,盘中放着几张质地不同的纸币。

他的脸色苍白,嘴唇微微哆嗦,将木盘呈到刘忙面前:“王……您看这个。这是我们发行的‘海币’,但……也不全是。”

刘忙拿起一张,是官方印发的,工艺精良。

他又拿起另一张,纸质粗糙,印刷模糊,显然是民间私造。

但最让他心惊的,是那张私造纸币的背面,用极小的字,加印了一行歪歪扭扭的铭文——“此币通四百年心路”。

糜竺的声音带着一丝惊惶:“王,如今在民间,这种私印的海币越来越多,官府禁之不绝。更有往来各地的商旅私下流传,说凡是用这种钱做买卖的人,夜里便能梦见故去的先祖,在梦中得到指引,或避祸,或得财。这……这已经不是钱了,这是符咒,是信仰!”

刘忙捏着那张薄薄的纸,却感到重若千钧。

他凝视了许久,忽然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盯着糜竺:“子仲,我问你,若我明日下令,废除海币,改回五铢钱,他们会如何?”

糜竺的身体猛地一颤,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他艰难地开口:“王,恐怕……会有人以命护钞。在他们看来,您废的不是钱,是他们与祖先、与这四百年苦难唯一的连接。”

夜深了,刘忙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窗外月色如水,却照不进他内心的阴霾。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盘踞在心口的那尊古鼎虚影,正随着他每一次心跳而微微震颤,与整个天地的脉搏产生着一种诡异的共鸣。

他成了风暴的中心,却无法控制风暴的走向。

他想挣脱这无形的枷锁。

他闭上眼睛,尝试着在心底对自己说了一句:“我,刘忙,不配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