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件事,到底是谁的错?谁的问题?
是邓磊吗?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邓磊必然是难逃一死。
在他下定决心要杀掉那个赌徒来换取女儿的三十万治疗费开始,就踏上了不归路。
从情感的角度来说,邓磊只是一个可怜人。
在女儿第一次发病之前,他还想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想要赚更多的钱,让老婆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
那时候……他的出发点仅仅是想要搞钱。
如果那时邓磊的心态没有那么急切,在得知女儿患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或许不会打“杀人换三十万”的主意。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费用,远远不用三十万,只要三五万足矣。
要是邓磊能再坚持一下,咬咬牙,就不会有这出悲剧。
他们一家人能够继续平安地生活在一起,即便物质上不太富足,可起码健健康康,团团圆圆。
可一个普通人,一个父亲,一个男人,一心想要搞钱,这有错吗?
这种思想有没有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值得商榷,那错在郭义威吗?
这个狗东西当然有错,有大错!
如果不是郭义威,邓磊不会被辞退,也就没有后续的这一系列事情。
整个案件从头到尾最丧心病狂的一点,就是郭义威为了更好更长久地控制被骸魔附身的邓磊,竟然伪造邓磊女儿患上了白血病!
这和郭义威在西郊赌场的行为本质上似乎是一样的。
把一堆二手管理蒙在鼓里,让他们帮自己干活,大钱拿走,撒点小钱钓着他们,却不告诉他们真相,出了事就让他们出去顶包替罪。
恰如刘警官在赌场里对小樱说的那句无心之语:
“资本家不都这样嘛,常用手段。”
邓磊,或者说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都陷入对名利权钱的疯狂追逐,是否也和郭义威这样的人有关?
是否就是郭义威他们这类人用各种手段给民众植入了这种思维,才更方便利用和掌控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
深夜时分遭受如此强烈的情感冲击,秦无恙再次来了灵感。
他结束思考,睁开眼睛,拿出活页本翻到新的一页,落笔成文。
——————
《浮世如牢》
这个世界太不正常,逼得人想要发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我们从出生就在牢笼里。
在牢笼里我们分不清真假、看不清是非、得不到真相。
我们无法解除这个坚固的牢笼,只能像小白鼠一样不知疲倦地一直追逐奔跑。
我们在追逐什么?
追逐牢笼里那个我们无法抗拒的假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