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小学毕业季与盾构机升级

最后是废料处理系统整合:每个机器人的尾部都加装了细入蛛丝的导管,导管能连接到地下室角落的微型集流阀 —— 能将所有机器人收集的废料集中到一个透明的分子压缩舱里。

小主,

小渊示意集群启动测试,一部分机器人爬到墙边,钻头高速旋转(带着轻微的振动声),很快挖下一小块水泥废料,废料被机器人吸入尾部的暂存仓,再通过导管输送到新的压缩舱。舱内立刻亮起淡紫色的光,废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原本拳头大的废料,最后变成了白色粉末,再通过一根细管连接到地下室的排水口,顺着小区的地下管网自然排出,全程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连空气中都没有粉尘。

“集群升级完成,当前单台机器人功能:挖掘(3 种钻头适配)、轻度建造(机械臂支持搬运 / 组装);集群协同效率 12 米 / 天,废料处理率 100%,暴露风险 0%。”

幽核的提示音再次响起,小渊抬手一挥,升级后的机器人集群重新爬回铁盒。

他抬头看向通道深处,幽核的全息投影自动展开,蓝色的线条不仅勾勒出挖掘路线,还标注了 “实验室框架预搭建区域”

升级后的机器人不仅能挖通道,还能利用机械臂搬运零件、初步拼接实验室的基础框架,真正实现 “挖掘 + 建造” 双功能。

投影上清晰显示:“当前挖掘深度 42 米,50%机器人继续挖掘,50%机器人同步安装设备和复合合金板,预计 25 天后可到达地下 100 米预定位置,并挖掘出实验室使用面积。实验室核心区框架可同步搭建”。

暑假很快就到了,凌家的生活依旧围着 “双重身份” 转。

凌建国的 “保安角色扮演” 愈发熟练:早上骑车出门时,故意把保安服的领口翻得皱巴巴,像穿了好几年的旧衣服,车把上挂着伪造的 “凌氏集团保安部” 工作证,遇到街坊就笑着打招呼,“去上班啊王婶”“刘叔买的菜真新鲜”;

到了公司附近的隐蔽停车场,就钻进提前备好的更衣室,换上定制的深灰色西装,系上领带,从 “满脸憨厚的保安老凌” 变回 “眼神锐利的凌总”,主持高管会议时,把两个抵触管理的老高层调离核心岗位,让集团的效率提了不少。

方婉则再次简化了各部门协作流程,还优化了凌氏集团的原材料供应链:不仅质量有保障,各部门工作协调效率比原有效率再次提高20%。

晚饭后,她坐在沙发上跟王秀兰念叨:

“现在上班轻松多了,食堂的菜新鲜,同事们都夸,连老板都问我在哪找的供应商。”

小渊坐在旁边剥橘子,看似听着家常,实则用幽核接收李东发来的消息

—— 是一张材料到货清单,附了张照片:石墨烯芯片所需材料装在几个旧鞋盒里,上面盖着层废报纸,标注 “废电路板”;超导线材料圈缠在旧电线轴上,伪装成 “收来的旧电线”,后面还跟了句 “明天清晨送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