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双星防御计划启动

赵和平的目光落在评估报告上,手指在虚拟屏上滑动,逐行看着风险提示和应对方案,片刻后抬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考虑得比我们的天文团队还周全,我们确实没重点监测恒星活动周期,会立刻让技术团队按‘弦晶涂层’标准改造防护罩。不过,张越说你有更重要的事要跟我谈?应该不只是开采风险吧?”

凌小渊深吸一口气,抬手将全息屏切换到 “双星防御计划” 的最终版设计图,画面瞬间铺满整个通讯界面,连赵和平身后站着的盖娅星科学家都忍不住往前凑了凑,眼神里满是惊讶。

“这是我这三天整理的‘双星防御计划,核心理论源自地球星文明资料里的行星级防御体系。”

凌小渊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指尖指向设计图中盖娅星外围的预警圈,

“之前的初步构想不够严谨,现在我重新规划了量子探测卫星的部署方案 —— 这不是单一卫星,而是由 9 颗主卫星和 27 颗中继卫星组成的探测网络,采用‘梯度预警’模式。”

他指尖在屏幕上一划,将画面放大到卫星参数面板:

“最外层的中继卫星部署在距离盖娅星 1.2 光时的轨道上,这是参考地球星文明的深空预警标准设定的 —— 光以 30 万公里 / 秒的速度传播,1.2 光时相当于 万公里,这个范围能覆盖盖娅星所在恒星系的柯伊伯带边缘,任何进入该区域的未知能量体都会被第一时间捕捉。”

赵和平身后的一位白发科学家突然插话:“1.2 光时?这个距离意味着信号传回需要 1.2 小时,会不会延误预警?”

“这正是梯度设计的关键。”

凌小渊早有准备,指尖点向中层卫星群,

“中层 6 颗主卫星部署在 0.3 光时轨道,能对上层预警信号进行二次验证和轨迹计算,将定位误差缩小到 100 公里以内;内层 3 颗主卫星则在 0.05 光时轨道,负责直接联动盖娅星的地面防御系统。三层卫星通过量子纠缠信号同步数据,虽然外层信号有延迟,但结合地球星的‘轨迹预判算法’,能提前 4 小时锁定威胁目标的运动路径,比单一卫星的即时探测更可靠。”

他顿了顿,调出地球星文明资料里的案例截图:

“地球星在鼎盛时期,曾在太阳系外围布设过 3 光时预警网,成功拦截过三次小行星撞击。现在我给出的量子技术比当时的地球星更先进,用弦晶半导体制作的卫星芯片能抵抗星际辐射,探测灵敏度是地球星旧型号的 17 倍,完全能支撑这个规模的网络。”

“而且这个设计能和采矿计划完美衔接。”

凌小渊补充道,指尖指向阿尔法星系的位置,

“你们的采矿舰前往阿尔法星系需要经过外层预警圈,卫星网络能同步为采矿舰提供航道预警,避免遭遇小行星带或耀斑爆发 —— 这比单独为采矿舰配备探测设备更节省成本,也更安全。”

赵和平的眼神彻底亮了,他站起身走到全息屏前,手指沿着预警圈的轨迹滑动:

“这个梯度预警理念太关键了!我们之前只想着单一卫星的探测范围,却没想到网络协同的作用。按这个方案,盖娅星相当于有了三道太空防线,就算冥界舰队突然出现,我们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不止是盖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