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的周一清晨,寒霜裹着冷雾漫过燕州街头,14 栋宿舍楼前的梧桐枝桠上还挂着未化的霜花。凌耀祖开着奥托帝王星缓缓停在宿舍楼下,黑色车身刚停稳,就看到一辆印着 “中科院” 字样的商务车斜停在不远处,车旁还站着两个穿深色西装的工作人员 —— 显然是在等凌小渊。
“看来杨伟早就到了。”
凌耀祖侧头看了眼宿舍楼大门,语气带着几分感慨,
“这孩子对技术的劲头,跟你爷爷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凌小渊点点头,拉开车门拎起脚边的黑色背包 —— 里面装着给杨伟准备的 10 片碳基芯片和新材料工艺 U 盘,都是昨晚让超级凌在地下实验室封装好的。
刚走到宿舍楼门口,就见杨伟从楼道里跑出来,脸上还带着没睡醒的倦意,手里却紧紧攥着一个笔记本,看到凌小渊就快步迎上来:
“小渊,你可算来了!中科院的人早上六点就到了,说等你来了拿了东西就走。”
“急什么,东西都给你准备好了。”
凌小渊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银色金属盒,递给杨伟,
“里面有 10 片碳基芯片和工艺 U 盘,按我之前给中科院的设计图纸,每台测试服务器需要 5 片,正好能装两台。记得跟张教授说,芯片的散热模块要按 U 盘里的参数调,别用他们之前的旧方案。”
杨伟接过金属盒,手指摩挲着冰凉的盒面,眼睛亮得像要发光:“放心!我会提醒他们的。等测试成功,我第一时间给你报喜!”
两人正说着,中科院商务车的车门打开,一个戴眼镜的研究员探出头:
“杨同学,该出发了,院士们还在实验室等着呢。”
杨伟应了一声,又跟凌小渊叮嘱了几句 “有问题我电话联系”,才抱着金属盒快步上车。商务车缓缓驶离,凌小渊站在原地看着车子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回到奥托帝王星上。
“走吧,别让张委员等久了。”
凌耀祖发动车子,方向盘轻轻一打,朝着红楼的方向驶去。车窗缓缓升起,隔绝了外面的寒气,凌耀祖看着副驾上的凌小渊,语气比平时严肃几分:
“到了红楼,记住咱们说好的 —— 技术上的事,能说的就说芯片的应用方向、生产线的大致需求;涉及你‘琢磨’技术的细节,别主动提。张委员是老熟人,但国家项目不比平时,谨慎点总没错。”
凌小渊 “嗯” 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 —— 他想起昨晚幽核整理的碳基芯片图纸,已经剔除了所有涉及冥界技术的部分,只保留蓝星现有设备能实现的工艺参数,连超级凌的存在都用 “个人技术团队” 含糊带过。这样既不会暴露幽核和冥界记忆,也能帮中科院推进测试,算是两全其美。
车子平稳行驶了半小时,终于抵达红楼区域。门口的卫兵仔细核验了凌耀祖的证件,才抬手放行。奥托缓缓驶入,停在 3 号楼门口,楼前的石狮子在晨光下透着肃穆,走廊里铺着的深红色地毯,把脚步声吸得格外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