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星传送成功的次日清晨,望江小区地下实验室的淡蓝色应急灯还亮着柔和的光,如同夜幕未尽时最后一缕守望。空气中浮动着金属冷却后的微凉气息,夹杂着低功率运转的仪器嗡鸣。
凌小渊穿着深灰色工装,袖口沾着一丝实验台的尘灰,指尖在操作台上快速滑动,动作精准而流畅,仿佛与系统融为一体。超级凌的虚拟影像悬浮在一旁,半透明的蓝光轮廓在晨光中微微闪烁,实时同步着星核结晶与活体样本 “毛毛” 的各项检测数据。
“星核结晶纯度 99.99%,能量波动稳定在 ±0.01%,无冥界残留能量外泄;活体样本‘毛毛’生命体征正常,心率 82 次 / 分钟,血压 110/70mmHg,基因序列无变异,未携带未知病原体。” 超级凌的电子音精准播报,语调平稳如仪器校准,却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欣慰。屏幕上跳动的曲线如平静湖面,无丝毫波澜,证明这次跨星传送不仅成功,更在安全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凌小渊微微点头,眉宇间的紧绷终于松懈几分。
他抬手调出低纬度传送最终检测报告,指尖在虚拟屏上轻点,将文件加密后发送给盖娅星的张越,并附上一份跨星传送定位接收设备设计图。
消息发出的瞬间,通讯器便亮起绿色确认灯,意味着对方已接收。
不到三分钟,张越的回复便传了回来,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已经收到报告!关于图纸!已提交技术团队,后续有参数疑问会第一时间沟通。”
凌小渊轻轻呼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目光短暂地投向天花板。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检测报告,更是双星协作从 “试验” 迈向 “常态化” 的关键一步。从此,与盖娅星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平行世界,而是真正意义上可以互通有无的文明伙伴。
关闭通讯,他的视线落在操作台另一侧的 “低纬度传送设备核心材料清单” 上。弦晶、鳞石英、钛铌合金…… 这些名字如同星辰般在屏幕上闪烁。在蓝星,这些材料只有在白龙沟的破损飞船中才能找到,虽然飞船设备被炮火损毁,但原材料仍可回收利用。尤其是弦晶,其独特的量子共振特性,是构建所有类型传送通道的核心材料之一。
他揉了揉眉心,得找个机会申请去白龙沟弄到这些材料。
此时,燕山山腹工厂内,李东正穿着深蓝色防静电服,蹲在真空电弧炉旁,手持检测仪仔细核对设备参数。炉体表面的温度显示屏稳稳停在 25℃,与设定值分毫不差。他手中的激光水平仪投射出一道笔直的红光,精准对准炉体中轴线,片刻后,他低声报出结果:“水平误差 0.02 毫米,符合安装标准。” 随即在检测报告上签下名字,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空旷的工厂里格外清晰,仿佛是这寂静空间中唯一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