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其实有些失望,他想看看炮弹试射,甚至于,他想上手试试,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得到垂青?
如果能得到关于开炮的技术叶片,那再好不过。
将失望甩到一边,陈斌再一次回到操作台前。
原本没想好下一件高科技产品研发什么,他现在想到了。
高超音速战斗机。
这个技术对他来说,不算太难。
高超音速,指的是五倍音速以上。
他脑子里有着十二倍音速的无人机技术。
虽然无人机和有人战斗机有很大的区别,但他有技术参考,再不济还有歪脖子树。
这样他能开着战斗机,飞在炮弹周围,看炮弹以高超速飞行。
想想都带感。
陈斌先将操作台升高,升到了缸中之脑的高度,这样陈斌能在使用缸中之脑的时候,继续进行设计。
新的战斗机,比起无人战斗机,有个很重要的区别,那就是有人。
有人和没人,不管是在设计上,还是在性能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有句话的说法是,战斗机的性能,受限于坐在战斗机上的驾驶员。
这个没办法,人的身体有极限,能承受的冲击力也非常有限。
哪怕飞行员经受过严苛训练,可以承受比常人多很多的冲击,但也逃不过人类的极限。
所以战斗机陡然的加速度,不能太快,如果瞬间很快,那人就会撞在椅子上,轻则内伤,重则直接没命。
飞机的减速也不能太快,陡然之间的减速,会让人身体陡然前倾。
不止如此,飞机的转向,同样会让飞行员因为惯性而身体歪曲。
安全带,以及包裹全身的椅子,能缓解这种冲击力,但在绝对速度面前,也仅仅只是有点效果。
所以设计超高音速战斗机,需要的不是一味的堆性能,堆参数,而是找到一个平衡。
加速的平衡,减速的平衡,甚至是转向的平衡。
参考这些需要注意的点,战斗机的设计难度就会偏高。
另外就是,操控性能的减弱,还需要在设计里体现出来,不留下冗余,以免失控的时候,出现操作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