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看到了堪称完美的能量循环系统。
之前他那套能量循环系统,很简陋,有不少的能量损耗,这里的损耗,不是消失,而是长时间的会留在飞船内部,靠着时间,才能慢慢消散。
如果短时间内,多次战斗,那就会过热,乃至损毁。
现在这套内循环系统,可以将百分之九十九的能量收集,然后重新作用在激光武器上。
所以激光武器发射的情况下,会释放大量的热,这些热,又会被收割起来,被用在下一次发射中。
也就是飞船本身的能量,几乎不会在飞船上浪费。
这套系统,堪称离谱。
另外让陈斌觉得离谱的是外壳。
强度比起之前飞船外壳强度提升了十倍不止的玻璃外壳!
同样是玻璃外壳,但这玻璃,里面的材质有了细微的区别,另外制造工艺,也有了细微的区别,结果强度差别这么大?
还耐高温,或者说,七彩镜面的颜色,能反射热量。
另外内循环也能吸收热量,转化为新的能量。
这样一套下来,这外壳的强度直线飙升。
首先是物理攻击,扛得住,然后是高温,虽然其实扛不住,高温下,外壳强度会降低。
但问题是反射了绝大多数的高温,然后内部再吸收剩下的高温,除非直接冲进太阳里,否则这飞船的外壳,怎么坏?
实战中,这玩意不但能远程发射激光,也绝对能当导弹用。
就是这风格……歪脖子树想组建水滴舰队啊。
水滴主舰,水滴巡游舰,水滴护卫舰,水滴小型太空无人战斗机?
风格倒是很统一,就是有点搞。
以后要是公布出去,会不会有人认为,是先有了这东西,才有为文艺创作的水滴?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得先出发去报到。
抱着机器人,陈斌坐在车上,闭上眼睛,睡觉。
车队直奔京都。
报名时间是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五点。
所以陈斌不着急,在车上 睡了一会,又在飞机上睡了一会,到京都的时候,已经不怎么累。
坐在车上,看着车水马龙,看着远处巨大体育会场上的招牌。
陈斌有些纳闷,不是,这招牌,是不是有点过于大了?不是个小比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