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到护卫舰,想到的是在航母旁边的船,当遇到导弹,遇到轰炸的时候,拦截飞机,抵挡导弹或者鱼雷。
但实际上的护卫舰,是对主舰的辅助,整体设计,非常的全能。
用航母的护卫舰来举例子。
排水量比驱逐舰要小,上面配备先进的声呐,携带着反潜鱼雷, 反潜直升机。
还有短程防空导弹,用于保护自身,以及护航的目标。
同样有很强的杀伤力,会携带反舰导弹,能攻击敌方的水面舰艇。
主打一个多功能,续航,以及性价比,非常均衡的一个平台。
太空中的护卫舰,陈斌考虑的也是这个定位。
反敌方的舰船,以及能格挡各种各样的攻击,另外还有侦察,以及一定范围的打击能力。
想到一定范围的打击能力,陈斌想到了球形闪电。
这玩意的攻击距离限制很大,好像很合适。
而且在太空中,收到的干扰还会更小。
但反过来说,太空中的真空环境,会让电无法传播。
在地星,高压电会电离大气,形成通道,然后电流迅速抵达。
但在太空中,真空的环境中,不会给球形闪电形成的环境和条件。
就算陈斌强行生成球形闪电,也没办法发射出去。
至于借用其他介质,中间消耗的时间也很长。
除非介质直接作为一种攻击方式。
陈斌想到了一种曾经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武器,电浆弹。
目前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东西,基本上都能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持。
就是在这理论背后,实践难度会非常离谱。
电浆弹就是这样一种武器。
基于等离子体的武器,通过高温高压,将气体电离成等离子态,再利用强电场,以及高速气流,加速到超音速,喷射到目标上,造成破坏。
里面有两个难点,其中一个就是通过微波束或者激光束聚焦能量,使等离子体在目标区域瞬间释放巨大的热量和冲击波。
这样的武器伤害极其高,比起普通弹药,要强大太多,能轻松的突破重甲防御,另外就是能瞬间制造数千度的高温。
陈斌琢磨片刻,暂时将这想法放到了一边,威力虽然很可观,但是和目前设想中的太空战场的需求不太一样。
太空那么大,超音速太慢。
而能量球没办法攻击,需要介质的情况下,介质飞行速度,就和其他物体飞行速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