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道德经》里的“道法自然”

智慧的老子在《道德经》中留下了这样一条环环相扣的生命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一条从“个体”延伸到“宇宙”的连接链子,告诉我们生命的智慧在于主动协同而非对抗。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的作者查尔斯·哈奈尔一定是仔细研究了我们中国的《道德经》,所以他在书中明确阐释:个体要与宇宙万物协同合作发展而不是对抗,万物皆遵循宇宙运行法则,与我们的东方智慧是一致的!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最后教给我们的是:

我们要效法大地的厚重,默默承载、孕育生机;

大地效法天空的广阔,包容阴晴圆缺、风霜雨雪;

天空效法“道”的无形运作,遵循恒常不变的规律;

而“道”所遵循的,正是那份“本来如此”的自然本性。

看到了吧?这就是“道”义!

当我们感到拧巴、焦虑、寸步难行的时侯,往往不是路选错了,而是我们正以违背本性的姿态在急匆匆赶路。

就像逆风而行时,越是用力奔跑,越会感到疲惫不堪。这时不妨停下脚步,问问自己:我此刻的选择,是顺应了内心的节奏,还是屈从了外界的期待?我正在扮演的角色,是真实的自己,还是别人眼中“应该成为的人”?

“顺应自然”,从来不是消极的躺平,而是认清规律后的主动协同;

“效法本性”,也绝非任性的放纵,而是接纳自我后的精准发力。

当我们学会放下对抗,让自己的生命节奏与宇宙的节律同频共振,那些曾经的内耗与迷茫都会迎刃而解,我们终将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奏响最舒展、最动听的生命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