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沉思录》浊世中养“心神之火”

然后强迫自己延迟10秒再做出反应。

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都是基于片面的信息产生的,比如看到同事在背后议论,就以为是在说自己的坏话;

听到上司的批评,就觉得自己要被开除了。

延迟反应的这10秒,能让理性重新占据主导,帮助我们看清事情的真相。

第二个工具是“价值观对齐法”:当你被某种情绪困扰,不知道该如何行动时,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件事会妨害我的正直、勇气、善良等核心价值观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告诉自己“不必在意”,轻轻放下这件事;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勇敢地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价值观。

比如,当别人让你做一件违背良心的事情时,你会感到纠结和焦虑,这时通过价值观对齐,你会明确自己的选择——拒绝对方的要求,坚守自己的正直。

情绪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像培育一株植物,需要耐心和细心。

我们不必追求成为没有情绪的圣人,而是要学会与情绪和平共处。

当愤怒来临时,我们可以选择深呼吸,而不是发泄;

当焦虑来临时,我们可以选择行动,而不是逃避;

当沮丧来临时,我们可以选择反思,而不是沉沦。

就像守夜人守护着城市的安宁,我们也要守护好自己的心神,不让负面情绪破坏内心的秩序。

2. 时间观修持:当下即永恒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流逝总是悄无声息,我们常常在回忆过去的遗憾中沉沦,在担忧未来的未知中焦虑,却忽略了当下这唯一能真实触碰的时刻。

在斯多葛学派看来,过去是“已逝的幻影”,无论我们如何追忆,都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

未来是“未至的云雾”,无论我们如何规划,都无法预知所有的变数;

唯有当下,才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唯一能让我们施展力量的永恒之地。

奥勒留将每个此刻都视为“完整生命的微缩宇宙”,他在《沉思录》中写道:“你可以把生活过得像你希望的那样,因为你有力量去选择。”

这句话中的“选择”,正是指我们对当下的态度和行动。

如果我们总是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就会被悔恨消耗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