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再慢慢尝试复杂的款式,反而越来越顺,每次做面包的过程,都能让我沉浸其中。
2. 能得到“马上就能感受到”的反馈
做一件事,如果很久都看不到结果,很容易半途而废。
而心流需要即时反馈,这种反馈不用等别人来评价,自己就能感受到。
比如打扫房间,擦干净一块污渍、整理好一堆杂物,看着房间一点点变整洁,这就是反馈;
比如跑步,每多跑一公里、每提高一点配速,身体感受到的力量,就是反馈;
比如写东西,一句话理顺了、一个段落有逻辑了,心里那种“对,就是这样”的笃定,就是反馈。
这种即时反馈,就像给动力车加油,能让我们越做越有劲儿。
我有个朋友是护士,她说给病人扎针的时候,最容易进入心流。
她的目标是“一次扎准,减少病人的痛苦”,反馈就是“针尖顺利刺入血管,回血正常”。
每次扎针,她都会全神贯注,观察病人的血管情况,调整进针的角度和力度,直到成功。
对她来说,这不是重复的工作,而是每次都有挑战、每次都有反馈的“修行”。
3. 注意力能“完全集中”,没有干扰
心流最忌讳的就是分心。
如果做一件事的时候,一会儿看手机,一会儿被别人打扰,注意力就会被打断,很难进入状态。
我现在写东西,都会把手机调成静音,放在离书桌很远的地方,电脑上只打开文档,关掉所有弹窗通知。
一开始很不适应,总觉得“万一有人找我怎么办”,但慢慢发现,没有干扰的环境里,思路会特别清晰,写得又快又好。
原来不是我写东西慢,是之前的干扰太多,让我没法专注。
米哈里在书里说,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被各种无关的事情占据,就会觉得疲惫不堪;
而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不仅不会觉得累,反而会充满能量。
4. 忘记“自己”,也忘记“时间”
这是心流最奇妙的地方。
当我们完全投入一件事时,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别人的眼光、忘记时间的流逝。
我有个爱好摄影的朋友,每次出去拍照片,能从早上待到傍晚。
他会蹲在路边拍一朵花,趴在地上拍一只蚂蚁,为了等一个好光线,能在同一个地方守很久。
他说,拍照的时候,他眼里只有取景框里的画面,脑子里只想着怎么构图、怎么调参数,完全忘了自己是谁,也忘了时间。
等他回家整理照片,看到那些满意的作品,心里满是欢喜。
这种“忘记自我”的状态,不是失去了自我,而是摆脱了自我的束缚。
我们平时总被“我做得好不好”“别人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