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采用“具体而真诚”的鼓励方式。
内向孩子的自信,更多来自内在的认可和他人的真诚鼓励。
家长的鼓励,要具体、有针对性,而不是空洞的“你真棒”“你真厉害”。
小主,
比如孩子专注地搭完一个复杂的积木,不要只说“真厉害”,而是说“你花了这么久时间,一步步搭出了这么漂亮的城堡,还考虑到了门窗和屋顶的设计,真有耐心和创意”;
孩子主动和新朋友打了招呼,不要说“你终于变勇敢了”,而是说“你今天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一定鼓起了很大的勇气,妈妈为你骄傲”;
孩子在绘画比赛中没有获奖,但作品很有创意,不要说“没关系,下次再努力”,而是说“你的画很有想法,色彩搭配也很特别,能看出你很用心,继续坚持,一定会越来越棒”。
这种具体的鼓励,能让孩子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感受到家长的关注与认可。
同时,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是只看重结果。
比如孩子参加比赛没有获奖,但坚持完成了全程,要肯定她的坚持:“你能克服紧张,坚持把比赛完成,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比获奖更重要”;
孩子学习新技能时遇到困难,但没有放弃,要鼓励她:“你遇到这么大的困难都没有退缩,还在努力尝试,真有毅力”。
这种对过程的认可,能让孩子建立起“努力就有价值”的信念,在成长中更有韧性。
(五)教会孩子自我关怀:接纳自己,拥抱内向
除了外部环境的支持,还要教会内向孩子自我关怀,让他们从小就懂得接纳自己的气质,学会照顾自己的需求,在成长中保持自洽。
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关于内向性格的绘本、书籍,比如《安静的力量》《内向的孩子也很棒》等,让他们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内向,内向也能很优秀”;
可以和孩子讨论“内向的我有哪些优点”,让他们主动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建立自我认同;
可以教会孩子识别自己的能量状态,当感到疲惫时,主动寻求独处的机会恢复能量,而不是强迫自己迎合他人。
告诉孩子:“不需要所有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