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很快来了。端阳节将至,王府需制备一批节礼送往各府,其中需要一批上等的苏绣屏风作为重礼。采办事宜由外院大总管负责,但具体经办、验收,少不了他这副总管经手。钱槐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他想起有个远房表亲在苏州开着绸缎庄,与官坊有些勾连,或许能在绣品原料或工艺上做些手脚,届时验收时……他再“恰好”发现端倪,不仅能显得自己“火眼金睛”、“忠心为主”,还能把负责推荐货源的柳嫂子甚至采买上的人拉下水!若操作得当,说不定连那多管闲事的王妃也能沾点“失察”的嫌疑!
想到得意处,钱槐忍不住搓了搓手,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他却不知,自己这番鬼祟行径,以及他与表亲秘密联络的蛛丝马迹,已被隐在暗处的“影”看在眼里,并记录在案。“影”如同真正的影子,悄无声息地潜伏在王府的各个角落,收集着信息,评估着风险。
小人物情感的新发展:喜鹊与来喜的“信使”情谊
大厨房依旧是信息与情感的中转站。小丫头喜鹊 愈发成了连接内外院的关键人物。她年纪小,模样讨喜,嘴又甜,整日像只快活的麻雀在府里穿梭,替李富贵跑腿传话,给各房送点心,不易惹人怀疑。
这日,她提着一食盒新出炉的荷花酥,蹦蹦跳跳往针线房去。路过连接外院的月亮门时,正好撞见来喜 扛着一袋新米进来。夏日炎热,来喜只穿着一件汗湿的粗布短褂,露出结实的臂膀,脸上挂满汗珠,却更显得精神奕奕。
“来喜哥!”喜鹊欢快地叫了一声。
来喜抬头看见是她,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放下米袋,用袖子擦了把汗:“喜鹊妹妹,又去送点心啊?”
“是呀!”喜鹊凑近些,眨着大眼睛,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小得意,“我刚从针线房过来,春纤姐姐今天气色好多了!柳嬷嬷好像也没再找她麻烦。”
小主,
来喜闻言,眼睛一亮,紧张地问:“真的?她……她没再受委屈吧?”
“放心吧!”喜鹊拍拍胸脯,“有王妃娘娘的话在那儿摆着呢!不过……”她小脸一垮,“春纤姐的活计好像特别多,我都看她熬了好几个夜了,眼睛都是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