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东海最强?克利克的野望

扬威工具:击败乃至擒杀一位新晋的、颇具传奇色彩的千万悬赏犯,是巩固其威名、震慑其他海贼的绝佳机会。林凡的人头,成了克利克彰显武力的“垫脚石”。

利益驱动:千万贝利的悬赏金本身,对维持庞大舰队的克利克而言,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性格使然:克利克狂妄自大,无法容忍有任何超出其掌控的“不确定因素”在东海活跃。

“典型的……存量市场下的恶性竞争思维。”林凡心中给克利克的行为下了个冰冷的定义。这种依靠打压后进来维持自身地位的模式,在他眼中,落后且低效。

根据截获的通讯碎片和原有情报,林凡脑海中迅速构建出克利克舰队的大致情况:

数量优势:主力战舰加上各类辅助船只,数量可能确实达到数十艘,形成庞大的海上战斗群。一旦被合围,即便是“破浪号”性能优异,也难免陷入被动挨打的消耗战。

火力覆盖:克利克舰队以火炮数量众多着称,擅长远程饱和打击。这种战术对单舰的威胁极大。

指挥体系:虽粗陋,但有其简单的有效性。通过无线电调度,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搜索和快速的兵力集结。

客观来看,这确实是目前东海海域,纸面实力最为雄厚的一股海贼势力。对于寻常海贼团乃至小型海军支部而言,都是难以撼动的庞然大物。

林凡并未因对方声势浩大而慌乱。工科生的思维习惯性地开始对比分析敌我优劣:

敌方优势:数量、火力、续航(补给能力)。

敌方劣势:舰队机动性差、协同作战精度低、个体平均战力弱、对异常能力(磁力)缺乏认知和应对手段。

我方优势:“破浪号”高机动性、磁力能力诡异难防、个体实力(剑术、霸气)远超普通海贼、信息差(林凡了解克利克,克利克不了解林凡的真正实力)。

我方劣势:孤军奋战、补给有限、不宜陷入持久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