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赏下的两人,如同两根尖锐的钉子,猝不及防地楔入了锦澜院看似平静的表面。一位是姓胡的药膳嬷嬷,面容和善,眼神却透着精光;另一位便是那宫女秋雯,年方二八,身段窈窕,容貌清丽,低眉顺眼间自带一股风流姿态,尤其那双眼睛,看似温顺,偶尔抬眼时,却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与野心。
柳夫人一句“莫要失了分寸”,既是提醒,也是警告。沈莲岫知道,自己若表现得过于抵触,便是坐实了“善妒”之名,给了皇后和外界更多攻讦的借口;可若放任不管,这二人必将成为心腹大患。
她压下心头的屈辱与冷意,脸上挤出一丝得体的、带着感激的笑容,向柳夫人谢了恩,将胡嬷嬷和秋雯带回了锦澜院。
回到锦澜院,沈莲岫立刻召集了所有下人。
她端坐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新来的两人身上,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胡嬷嬷,秋雯姑娘,既蒙皇后娘娘恩典,入我锦澜院,往后便是一家人。我国公府规矩森严,世子爷喜静,不喜人打扰。胡嬷嬷既精于药膳,往后世子爷的饮食调理,便要多劳您费心,一切需按太医署的方子和我定下的规矩来,不可擅自更改。”
她先给胡嬷嬷划下了界限,将她的权限限定在“执行”而非“决策”。
胡嬷嬷躬身应道:“老奴省得,定当谨遵世子妃吩咐。”
沈莲岫又看向秋雯,目光在她那张清丽的脸庞上停留了一瞬:“秋雯姑娘是宫中贵人,规矩礼仪自是好的。只是世子爷身边已有青墨和揽月、抱琴伺候,笔墨起居向来不喜生人近身。这样吧,你初来乍到,先跟着徐嬷嬷熟悉熟悉院中庶务,负责书房外间的洒扫和茶水供应,若无传唤,不得擅入内间打扰世子爷清静。”
她直接将秋雯放在了远离周临澈的外围,只给了她一个最低等的洒扫职位,连近身伺候的边都摸不着。
秋雯脸上那副温顺的表情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飞快地抬眼看了沈莲岫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声音细弱:“奴婢……遵命。”
沈莲岫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冷笑。果然不是个安分的。
安排好这两人,沈莲岫又以“院内人手已足,需精简用度”为由,将之前有些不安分的揽月,调去了库房协助管理布料器皿,进一步肃清了周临澈身边的环境。
这一番安排,雷厉风行,条理清晰,既全了皇后的面子,又最大程度地限制了新来两人的活动范围,更巩固了自己在锦澜院的掌控力。徐嬷嬷看在眼里,暗暗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