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终点会有但不要提前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她看了看时间,和老人道了别,加快步伐往家赶去。到家时,儿子迎了上来,桌上摆满了她爱吃的菜。她坐在桌前,心里满是温暖,那些老巷的回忆就像这满桌的饭菜,都是生活里最珍贵的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饭后,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电视里播放着节目,但她的思绪还在老巷里。儿子走过来,坐在她身边,“妈,看您今天去老巷回来就一直挺感慨的。”她微笑着点点头,“是啊,那里装着我太多回忆了。”儿子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妈,要不咱们把老房子重新修缮一下,以后有空您还能常回去住住。”她有些惊讶地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惊喜。这一夜,她睡得格外安稳,梦里又回到了老巷。清晨,她在熟悉的鸟鸣声中醒来,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床上。她伸了个懒腰,想到儿子的提议,心里满是期待。

她指尖摩挲着褪色的窗棂照片,阳光正透过樟树叶在玻璃上投下细碎光斑,像极了老房子院里那棵桂花树的影子。檐角的蛛网该请人仔细扫了,还有东厢房那扇总也关不严的木门,得找木匠师傅重整下合页——她甚至能想起门框上刻着的歪斜刻痕,那是十岁那年量身高时留下的印记。

墙根的青苔不必全铲去,那些深浅不一的绿是时光浸出的年轮。瓦当里积着的枯叶要清理干净,让雨水能顺着老陶管畅快流淌。她想把西屋的土炕改成木榻,保留着原来的粗木骨架,再铺一层新的稻草垫子,冬天依然能暖烘烘地蜷着看书。

阁楼的旧木箱里还收着母亲的毛线筐,竹编的纹路已磨得发亮。等屋顶补好漏,要把那些泛黄的线团找出来,或许能在窗台摆盆绿萝,让藤蔓顺着当年母亲纳鞋底时倚过的土墙慢慢爬。厨房的青砖地得重新勾缝,保留着被几代人脚步磨出的温润弧度,以后还能在那里晒柿饼、腌咸菜,让烟火气顺着烟囱袅袅升起。

当暮色如轻纱般缓缓漫进窗棂时,她静静地坐在窗前,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她的目光落在那座老旧的房子上,那是她成长的地方,承载着她太多的回忆和情感。

她轻轻地摸出手机,打开备忘录,开始记录下第一个修缮清单。她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击着,思绪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首先,她想到了那檐角松动的瓦片。每当下雨时,雨水就会顺着那些瓦片的缝隙流淌下来,形成一道道被冲刷出的沟壑。这些沟壑不仅影响了房子的美观,更让雨水有了可乘之机,侵蚀着房屋的结构。所以,她决定先换掉那些松动的瓦片,让房子重新恢复它的完整性。

接着,她的目光落在了老房子的木梁上。那些木梁早已被岁月熏成了蜜糖色,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古朴气息。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木梁上布满了细密的裂纹,这些裂纹就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见证了这座房子的沧桑变迁。

她知道,这些裂纹里藏着她整个年少时光的呼吸。每当她回忆起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那些与家人共度的时光,那些在木梁下嬉戏玩耍的场景,都会让她感到无比温暖。

她决定在修缮木梁时,尽可能地保留这些裂纹,让它们成为这座房子历史的一部分。她相信,这些裂纹不仅是岁月的见证,更是她与这座房子之间深厚情感的纽带。

她继续在备忘录里写着,写到院子里的那口老井。井沿的石头被磨得光滑圆润,井里的水依旧清澈甘甜。她打算清理一下井壁上的青苔,再加固一下井栏,让这口老井能继续滋养着这片土地。还有院子里的那棵老桂花树,每年秋天都会开满金黄的花朵,香气弥漫整个院子。她要请人修剪一下树枝,让它长得更加茂盛。写到这里,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仿佛已经闻到了那股熟悉的桂花香。突然,手机铃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是修缮团队打来的电话。他们询问了一些修缮的细节和要求,她耐心地一一解答。挂了电话,她看着备忘录里满满的修缮清单,心中充满了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了老房子焕然一新的模样,自己又能在那里度过一个个温馨的时光。她相信,这座承载着回忆的老房子,将会在修缮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挂了电话不久,门铃突然响了起来。她打开门,竟是住在老巷的儿时伙伴。对方笑着说:“听说你要修缮老房子,我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她又惊又喜,赶忙把人迎进屋里。两人坐在客厅里,回忆起小时候在老巷的点点滴滴,笑声不断。儿时伙伴说:“老巷这些年变化挺大,但我一直觉得那些老房子不该就那么破败下去。你这修缮的想法真好,我也出份力。”接下来的日子,她和儿时伙伴、修缮团队一起投入到老房子的修缮中。他们一起挑选瓦片、加固木梁、清理老井……在忙碌中,她感受到了久违的热闹与充实。终于,老房子修缮一新。她站在院子里,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桂花香。儿时伙伴在一旁说:“以后咱们又能在这老巷好好聚聚啦。”她望着熟悉又崭新的一切,眼眶微微湿润,那些曾经的回忆与当下的温暖交织在一起,让她知道,这份关于老巷的情感,会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