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鲶鱼效应

准确的说,他们得不到技术授权,马上就会被市场给淘汰!

难不成指望消费者吃饱了撑的,放着续航上万公里的车不买,买你续航五六百、到冬天还会亏电的破车吗?

前排座位上,李小朋秉持着“遇事不决,可问雷总”的原则问道:

“雷总,您打算怎么办?”

雷总眉头紧皱,内心看似十分纠结。

但他纠结的不是是否接受协议,而是李海此举意欲何为。

若真像他说的那样,验收不是为了挣钱。

那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总,我能再问一个问题吗?” 他想不明白,只能当面求教。

“当然,请问。”

“长虹集团为何要这么做?”

李海闻言,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不论外界如何评论雷总,李海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

他无疑是个聪明人,善于发现问题的主要矛盾。

“诸位不会认为,拥有高聚能电池技术的华夏汽车,只会囿于单一市场吧?”

“请诸位将眼光放远,想想如何瓜分全球市场。”

李海用了“瓜分”一词,很是霸道,但也最贴合实际。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不希望搭载高聚能电池技术的车辆,出现任何一丝质量问题。”

“不然……后果绝对是你们无法承受的。”

以高品质抢占国内外市场,这只是其一;

更重要的是,高聚能电池技术不止能应用于民事方面,更能运用于军事领域。

两者在实践上相差甚远,但底层逻辑相通。

说句难听的,每一块车载高聚能电池,引爆后的威力不亚于一百公斤高爆炸药。

假若被有心之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长虹集团还为其设计了高效的内毁程序。

遇到紧急情况,电池将自行断电,车辆进而改为使用普通备用电池驱动。

“华威汽车接受协议。” 孟晚舟当即表态。

她话音刚落,雷总也顺势开口:“能和长虹合作,是大米集团的荣誉。”

两名大佬都没意见,其他人更加不敢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