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车继续朝套子李大队缓缓的走。
天气越来越黑,也就越来越,思清看着前面走着的于长福和于贵头上的狗皮帽子,于支书头上的是黑色的狗毛,于贵头上的是深棕色的狗毛,被微微的寒风一吹,毛绒绒的长毛像春天里的芙蓉花。
她欣赏完父子的帽子,她想等到了地方,她也要弄一个这样的人狗皮帽子,还有父子俩身上穿的军大衣。
军大衣可比自己穿的棉袄要暖和几倍。
杨思清,朱小燕,文诺,郝军,和邹小芳。另外还有两个男知青也去套子李大队插队。
这俩男知青想着去思清俩美女那边献殷勤,不过有郝军一直守在那里,不由得有些羡慕嫉妒恨。
思清正想着帽子和军大衣的事,突然,有两个男知青走到她身旁打招呼。
杨思清转头一看,原来是李洁和张书豪。
这两个是邹小芳的走狗,上辈子就是他们和邹小芳一伙,一个唱白脸的,一个唱黑脸的,让知青点别的知青不去替思清报案。
思清一个不友善的眼神看过去,顿时二人感觉身体有一阵冰寒穿过,奇怪了?
晚上八点多才到套子李大队。
在70年代的农村还没有通电灯,家家点煤油灯过夜。
而且这个夜晚还很黑,很渗人。
有人打着手电筒的光,站在村西口乱扫射,在等人。
“老于,你们接到人了?”
打手电问话的正是,大队长陈沉,也就是陈强生隔壁房的二叔。
“对。”
然后俩人小声说话。
走了几个小时的土路,跟在牛车后面的知青又饿又累,寸步难行的虚弱身体,直挺挺站在那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