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手揉揉额角,心烦气躁。
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居然还敢挑剔!
她辛辛苦苦管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揩些油水不是理所应当的?否则何必跟袁氏争这个掌家权?
上午袁氏那边派人来,说觉得菜不好,花样少。下午下头又来人,说嫌吃得素!一个个惹人心烦。
她把账册一甩,趿上绣鞋就往里间走:“我歇会儿,谁来都不见。”
“诶。”
王妈妈忙跟过去,铺床盖被,拉好床帐。然后回到外间,把乱糟糟的账册摞到一起,摆放整齐。
作为跟了高娘子二十年的老人,她其实能明白娘子的难处。
大爷刚升任通判不久,各处都需要银子打点。日常与官眷们走动,在衣裳首饰上也不能马虎,开销着实不小。
去年年底,袁娘子所出的嫣姐儿定了亲,对方是淮安府知州家的二公子,听说嫁妆单子列的老长。
自家的娴姐儿只比嫣姐儿小一岁,也该相看了,娘子格外操心娴姐儿的嫁妆。
嫁妆越丰厚,娴姐儿在未来婆家越有底气。况且她也不愿输给袁娘子,叫人看低了去,可置办嫁妆的银子,要从哪儿来呢?
袁家经商起家,家底颇丰,当年嫁妆都装了两大船。
可她家娘子,不过是青松县县令家的女儿,嫁妆勉强过半船,这些年还时常贴补娘家弟弟。
处处都要用银子,娘子也只能从别处想法子。
只是吧……她总觉得娘子这回,做得有些过了。
“哎。”王妈妈摇摇头,轻手轻脚点起一根安神香。
再抬头时,见窗外阴云密布,眼看就要落雨了。
-
另一头,大灶房。
金娘子看白娘子拿着账本从外头回来,就知道她是刚从大房院里出来,眼珠子一转,擦着刀就凑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