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年

日子在全院人的忙忙碌碌的“投机倒把”大业中一天天的就这么过去了几年。

时间很快来到1956年夏天,这一年钟铭18岁了,虽然这几年钟铭加一块儿都没去学校上超过一个月课,但靠着空间藏书,意识离体抄袭,总算是混了个高中毕业。

咱们的铭爷钟铭同志,如今这个头蹿得挺高,超过180了。至于模样嘛,套用许大茂谄媚说的的原话——“铭爷您这俊朗劲儿,放古代那起码是个潘安宋玉级别,还得是加强版的!”

当然,这话里的水分估摸着够秦淮茹娘家,贾东旭他丈母娘浇二亩地了。不过这至少说明钟铭没长歪,依旧保持着那份混不吝的懒散气质,只是眉眼间多了些青年人的锐利。

可还没等钟铭嘚瑟两天,烦心事儿就找上门了——他爹妈,铁路上的老公安钟振国和郭家兰,正式下达了“最后通牒”:小子,文凭也混到手了,别整天在院里躺着当爷了,赶紧收拾收拾,跟着爹妈去铁老大报道上班!

这可真要了钟铭的亲命了!

这年头的铁老大,跟后世上几天班就能休几天那种轻松活儿完全是两码事。人员紧缺,任务繁重,尤其是跟车跑长途的,一年到头能有几天着家那都得烧高香。

至于其他部门?如铁老大的建设部门,那可是和平年代死亡人数伤残人数最高的几个单位之一了,也就警务部门能跟丫的比比死亡人数,电老大家能跟丫的比比伤残人数。

后来为啥一些单位都爱招职工子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前辈们把该吃的苦、该遭的罪都尝遍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给后人趟出了条稍微好走点的路,所以,这也没啥好羡慕的。

当然了,某个特殊的“小微企业”除外,那属于祖传的轻松加自在,就没哪一代吃过苦。

可咱钟铭是谁啊?身负空间金手指的穿越者!让他去过那种风餐露宿、纪律严明、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的日子?那不是扯淡嘛!他的人生理想就是躺在四合院里当“爷”享福,无聊时折腾院里这帮“禽兽”……呃,是可爱的邻居们,顺便利用空间闷声发大财,收集更多的物种。可不是去为人民铁路事业奉献青春。

再说,这几年院里众人对他可不是半点贡献没有。靠着钟铭开出的高价悬赏,这帮家伙在卖水果、拉关系卖书里角色的同时,也没忘给他搜罗各种稀奇古怪的种子、树苗、甚至活物。

如今钟铭的空间里,那可真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人参、何首乌、灵芝等等名贵药材成了片;猪牛羊鸡鸭鹅等家常牲畜各自划地盘繁衍生息。可惜,动物里只弄到了“东北三傻”,实在没办法能搞到“高原三傻”,不然钟铭非得验证一下谁更傻。

另外,傻柱还联系了何大清,一哄二骗三威胁的让何大清亲自送回来几头保城特产火烧的原材料——驴。当然了,钱是傻柱给的,如今的傻柱可看不上何大清那点儿抚养费了,钟铭每个月扔给他200块钱(第二套货币)作为几个人的生活费,多出来的当他的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