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荷韬忍着笑,真的掏出手机(也不知道从哪摸出来的),扫了码,嘴里还嘟囔:“靠!比我们中超黑!我们那才200!”
点球。对方头号球星站在球前。我站在门线上,活动了一下脖颈。他助跑,摆腿——却在触球前一刻,突然一个急停,对着球门后的镜头大喊:“家人们!火箭刷一个!我就踢左下角!绝对不骗!骗人是小狗!”
刷!一个火箭特效真的在球场大屏幕上方闪过(不知道哪个导播切的)。
然后他果然一脚推射左下角!我判断对了方向,侧扑将球稳稳抱住!
“嗷——!”全场沸腾!不知道是为扑救成功,还是为这离谱的互动。
贺炜老师的解说已经带上了明显的颤音和压抑不住的笑意:“扑住了!刘邵子洋扑住了点球!但这个过程…过于魔幻…我们仿佛在看一场…大型沉浸式真人秀…”
上半场就在这种光怪陆离的氛围中结束。比分还是0:2,但整个球场的气氛已经完全变了。绝望和紧张被一种巨大的、荒诞的狂欢所取代。
下半场易边再战,整活彻底进入白热化。
张玉宁在一次争顶中,被对方肘击(疑似)倒地。他捂着腰,表情痛苦。队医拎着医药箱冲上来,却从箱子里掏出一盒“铁肾仙丹”和POS机:“现场促销!买三盒送签名护腰!无效全额退款!”
蒋圣龙和对方中锋在一次角球争抢中,同时精准地捂裆倒地,动作同步得像排练过。裁判跑过来,两人同时从球袜里掏出“铁肾勋章”别在对方身上,然后握手言和,互相点赞。
谢文能边路突破,过掉两人后突然刹车,从球袜里抽出一把剪刀(塑料的)和梳子,对着无人机镜头喊:“托尼谢在线营业!过一个人剪一缕头发!榜一大哥送哪吒同款丸子头设计!”
最绝的是第75分钟,对方获得一个位置绝佳的任意球。人墙排好。裁判测量距离。对方主罚球员深吸一口气,助跑——却突然从球裤里掏出一个…话筒?
他深情地对着话筒(球场音响居然接通了),用意大利美声唱法吼了一嗓子《我的太阳》!高音飚得看台玻璃嗡嗡响!
人墙里的我们都听傻了。趁此机会,他快速放下话筒,一脚低射!球穿过愣神的人墙,钻入网窝!
1:3!
进球有效!裁判示意…进球有效?!理由是无法界定这是否属于“利用非常规手段干扰比赛”…
贺炜老师:“这…这大概属于…艺术范畴的进球?中国足球…正在重新定义足球…”
比赛最后十分钟,双方似乎忘了比分,彻底沉浸在整活的狂欢里。乒乓球式传递、彩虹过人、甚至出现了模仿《少林足球》里的功夫动作…裁判的掏牌动作变成了掏收款码和优惠券。VAR屏幕滚动播放着各种广告和砍价链接。
伤停补时最后一分钟,奇迹发生了。我们获得一个角球。连我都冲到了对方禁区。谢文能开出角球,乱军丛中,不知道谁顶了一下,球鬼使神差地落到我脚下!
我穿着门将服,站在小禁区线上,面对大半空门!
整个世界仿佛安静了。所有镜头对准了我。
我抬头,看了一眼记分牌1:3。看了一眼看台上那些疯狂的笑脸、挥舞的旗帜、还有那块“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力在表演”的横幅。看了一眼身边这群浑身泥泞、发型凌乱、却眼睛发光的“整活战友”。
我没有射门。
我用右脚脚底,轻轻将球踩住,然后…慢慢拉回来。接着,在全世界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我开始…颠球。穿着门将手套,笨拙地,一下,两下…
对方球员愣住了,随即有人笑着开始鼓掌。接着是全场观众,起立,掌声雷动,夹杂着狂笑和口哨。
颠到第五下,我没控制好,球掉了。我懊恼地摊摊手,对着镜头做了个鬼脸。
“嘟——嘟——嘟——!!”
全场比赛结束的哨音,终于响起。比分定格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