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吐槽大会成绝响,整活王魂兮归绿茵

弹幕刷过一片“哈哈哈”和“真实”。

“咱们的青训,”我继续发挥,“那是‘青’是青少年的青,‘训’是‘随便训训’的训!人家足球从娃娃抓起,咱们是娃娃被作业抓走!根子上就没水,你叶子上喷再多摩丝(指归化球员、高薪请外教)也成不了热带雨林啊!”

小主,

我越说越激动,各种网络流行语和谐音梗信手拈来:

“球迷的期待像极了余额宝,每天睁眼先看收益,结果连续七年‘负利率’!”

“国足比赛就像我月底的信用卡账单,数字一出,心脏直接‘芭比Q了’!”

“想赢球?你得先给主板换电容!校园足球得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职业联赛得是‘真·职业’,不是‘企业杯’!足协得是‘服务部’,不是‘盖章部’!否则,你再贵的显卡(指球星)也带不动‘世界杯’这款3A大作!”

“总有人说‘竹子四年不露头,第五年一夜窜三米’,可惜咱们总在第三年就把竹根挖出来看看是不是死了,然后怪自己没施肥!来年换块地,种出来的还是老味道——‘臭豆腐’,闻着臭,吃着……有时候也臭!”

直播间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礼物和弹幕疯狂刷屏。我感觉自己的情绪也到了一个临界点,那种长期积累的对中国足球又爱又恨、又无奈又期盼的复杂情感,在这一刻通过这种极端吐槽的方式宣泄出来。心脏部位隐隐传来一丝不适,但我没太在意,以为是太兴奋了。

第三幕:终极吐槽与意外降临

这时,又一个连麦申请弹出,ID叫“系统底层代码工程师”。

我顺手点了同意。

一个冷静、略带机械感的男声传来:“林指导,各位网友。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国足是整套社会足球生态系统的‘蓝屏’外在表现。你不断重启教练(换帅)、格式化球员(更新换代)、甚至更换内存条(归化球员),都解决不了底层逻辑(人才培养体系、联赛健康度、足球文化)的问题。这是系统性的‘主板故障’。”

这番高度“专业化”的吐槽,让弹幕出现了瞬间的停滞,然后爆发出更热烈的讨论。

“卧槽!降维打击!”

“工程师大哥牛逼!”

“直接上升到哲学层面了!”

我也愣住了,这哥们儿的角度太清奇了!但恰恰是这种冷静到冷酷的分析,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在了我本就激动不已的神经上。

我张了张嘴,想接话,却感觉胸口猛地一紧,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一阵剧烈的、前所未有的绞痛瞬间传遍全身!呼吸变得极其困难,眼前开始发黑,电脑屏幕上的弹幕变得模糊、扭曲……

“呃……这……这个吐槽……有点……扎……扎心……”我试图用最后一点力气维持玩笑,但声音已经变得断断续续,气若游丝。我的手不受控制地按向了胸口,碰倒了旁边的保温杯,冰可乐洒了一桌,也溅到了那瓶速效救心丸上。

“林指导?”

“????”

“主播怎么了?”

“脸色不对啊!”

“是不是演的?”

“快打120啊!”

“心梗!像是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