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梁二爷被抓

叶凌霜心中一惊,看来梁二爷有高手护送。

战斗一触即发,黑衣人突然主动发难,他们攻势凌厉。

沈潇寒的骑兵虽英勇,但奈何人数悬殊,渐渐有些吃力。

叶凌霜心急如焚,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片树林,她心生一计。

她指挥忠叔将马车赶到树林旁,一行人砍了许多树枝,让忠叔驾车冲向黑衣人后方。

树枝扬起漫天尘土,黑衣人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人,顿时阵脚大乱。

沈潇寒抓住时机,带领骑兵发起猛攻,黑衣人渐渐抵挡不住。

最终,沈潇寒成功擒住了梁二爷。

当看到叶凌霜时,又气又喜,“不是让你别乱跑吗?”

叶凌霜俏皮一笑,“我这不是来帮忙了嘛。”

沈潇寒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多了几分欣慰。

沈潇寒押着梁二爷回城,路上,叶凌霜忍不住问道:“王爷,这些黑衣人背后的主谋会是谁呢?”

沈潇寒神色凝重,“目前还不清楚,但能请动这么多高手,左右不就是宫里那不安分的几个。”

人已经抓到了,他们也没有必要再留在越州。

回到盛京,王爷立刻着手审问梁二爷。

可梁二爷嘴硬得很,死活不肯说出背后主谋。

叶凌霜在一旁看着,觉得梁二爷简直是被洗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祸临头还在保护背后之人。

以前,怎么没有看出梁二爷这么有骨气。

叶凌霜心中思索着对策。突然,她想到了闵氏。

闵氏一心想让儿子出人头地,或许她知道些什么。

叶凌霜将想法告诉沈潇寒。

沈潇寒觉得可行,便派人去审问闵氏。

不多时,手下回来禀报,闵氏为了儿子,终于松口,说出了背后主谋竟是二皇子。

沈潇寒一点都不意外。

只是,如何把证据找出来,是一个大问题。

叶凌霜皱起眉头,“二皇子行事向来谨慎,证据怕是不好找。”

王爷沉思片刻,“梁二爷参与科举舞弊,二皇子必定与他有过接触,或许能从他们的往来信件中找到蛛丝马迹。”

于是,王爷派人仔细搜查梁二爷的住处。

经过一番搜寻,还真找到了几封二皇子与梁二爷的密信,信中提及科举舞弊之事,只是言辞隐晦。

叶凌霜眼睛一亮,“有了这些信,虽不能直接定罪,但也能作为突破口。”

王爷点点头,“我们还需找到更多证人。”

此时,一位谋士进言,“二皇子为了此事,或许还收买了其他官员,从这些人身上或许能打开局面。”

沈潇寒当机立断,开始暗中调查与二皇子有牵连的官员。

与此同时,沈祁阳也察觉到了沈潇寒的动作,开始在暗中谋划应对之策。

他大骂了梁二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二皇子一边暗中指使与他勾结的官员销毁证据,一边在朝堂上散布谣言,说王爷是为了打压异己才故意陷害他。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员开始对豫亲王产生质疑。

沈潇寒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之中,调查工作也受到了阻碍。

这是皇帝乐于见到的。

虽然豫亲王又立了一大功,更显得他的儿子无能。

老二竟然还卷进了此案。

皇帝有心包庇。

他不可能会让沈潇寒把他的儿子们一个个踩在脚下。

叶凌霜也没闲着。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沈潇寒被针对。

她想到了曾经在越州发现的一些疑点,或许能成为突破口。

她开始四处搜集证据,寻找那些在科举中被落榜的考生。

经过一番努力,她终于找到了几个愿意站出来作证的学子。

叶凌霜带着这些学子去见沈潇寒。

沈潇寒大喜,觉得有了这些证人,事情便有了转机。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在朝堂上揭露二皇子罪行时,那些学子却突然失踪了。

叶凌霜心急如焚,她知道这定是二皇子所为。

沈潇寒一边安慰叶凌霜,一边暗中派人寻找学子下落。

叶凌霜再次深入越州,希望能找到新的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一处偏僻村落找到了学子们。

原来,沈祁阳派人将他们掳走并威胁。

叶凌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子们终于答应再次站出来作证。

朝堂之上,沈潇寒带着学子呈上证据,二皇子罪行昭然若揭。

皇帝见证据确凿,无法再包庇,只得将二皇子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