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凤雏归心

雒城客栈,雅间之内,灯火摇曳。

当赵云将庞统的第三场考验——要求与甄宓当面一晤——禀报时,饶是甄宓心志坚毅,也不由得微微一怔。她此行虽为寻访,却深知身份暴露的凶险。然而,事已至此,避而不见,非但前功尽弃,更显己方怯懦,也绝非陛下所愿。

她略一沉吟,对赵云道:“子龙将军,既然凤雏先生已看破行藏,再遮掩亦是徒劳。便依先生所言,我与他一会。你在外警戒,若有异动,速发信号。”

“娘娘,此人身份未明,万一……”赵云面露忧色。让贵妃与一个初次见面、性情难测的狂士独处,风险太大。

甄宓微微一笑,从容整理了一下略显宽大的士子袍服,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冷静的光芒:“无妨。凤雏先生若真有加害之心,方才识破你身份时便可发作,何必多此一举?他此举,考较之意多于歹意。况且,”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自信,“我也很想听听,这位与孔明先生齐名的奇士,有何高论。”

见甄宓心意已决,赵云不再多言,深深一揖:“臣就在门外,娘娘万事小心。”他退出房间,轻轻带上门,手按剑柄,如同最忠诚的守护神,立于廊下,全身感官提升至极致,留意着四周任何风吹草动。

甄宓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微澜的心绪,缓步走出客房,来到楼下大堂庞统所在的桌前,坦然坐下。

庞统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士子”,尽管身着男装,依旧难掩其倾国之姿,更难得的是那份沉静如水、雍容自若的气度,绝非寻常女子所能拥有。

“草民庞统,参见贵妃娘娘。”庞统拱手,语气带着几分戏谑,却并无多少恭敬之意,更像是一种试探。

甄宓并不动怒,淡然一笑,声音清越:“先生不必多礼。此地只有求贤者甄宓与名士庞统,并无贵妃。先生有何指教,但说无妨。”

“好!”庞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也不客气,直接问道,“娘娘甘冒奇险,深入益州寻访于统,想必是奉了陛下之命。统有一问,陛下欲用我为何?是如孔明一般,总理军政,运筹帷幄?还是如徐庶、戏志才,参赞机要,查漏补缺?亦或是,另有他用?”

甄宓早已料到会有此问,不假思索,从容应答:“陛下曾言,孔明如国之梁柱,稳重持正,可托大事;文若如定海神针,内政无双,可安后方。而先生你,”她目光直视庞统,语气诚恳,“陛下谓之曰‘奇佐’,善谋奇策,能断险局,可于不可能中寻得一线生机。陛下求先生,非为循规蹈矩,恰是希望先生能以其天马行空之思,补益朝廷谋划之不足,于这看似铁板一块的天下格局中,为陛下,为大汉,凿开一道裂缝!”

她没有给出具体的官职承诺,而是从战略定位和人才互补的角度,高度概括了刘协对庞统的期待。“奇佐”二字,更是精准地抓住了庞统自负才华、渴望建立不世奇功的心理。

庞统闻言,黑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沉吟道:“奇佐……听起来倒是不错。然,空口无凭。如今陛下坐拥荆交,看似稳固,实则强敌环伺,地狭兵少。北有曹魏虎视,东有吴越狼顾,西有益州刘璋,虽暗弱,然据险而守。陛下欲破此局,第一步当如何?娘娘既代陛下而来,想必心中有策?”

这是第三考的实质,考较的是甄宓以及她背后的刘协对天下大势的洞察和破局的具体方略。

甄宓心念电转,将刘协平日与她探讨,以及自己一路观察思索的见解娓娓道来,其中更融入了刘协那些超越时代的思维:“陛下曾言,破局之道,首在‘固本培元,科技强军,远交近攻,伺机而动’。”

“固本培元,便是将荆南、交州新政推行到底,轻徭薄赋,鼓励工商,尤其是陛下所重之‘格物’、‘算学’,培育新式人才,提升国力根基。科技强军,先生或已听闻‘雷火’与‘镇海艨’,此乃陛下倚重之利器,未来更会有超越想象之军械问世,力求在关键领域形成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