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暗流蚀堤,雏凤清声

法正那一揖,仿佛将半生郁结与未来抱负都倾注其中。

“孝直请起。”甄宓虚扶一下,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温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陛下得孝直,如鱼得水。今后便是同道之人,不必如此多礼。”

对于法正这等心高气傲之士,纯粹的礼贤下士远不如并肩共谋大业的认同感来得有效。

法正起身,脸上那份常年笼罩的阴郁之气仿佛被驱散了不少,眼神锐利而专注,已然进入了“谋臣”的角色。“皇后殿下,”他改口极快,压低声音,“正既已决意效忠陛下,便当竭尽全力。眼下益州,内忧外患,刘季玉暗弱,难以驾驭东州兵与本土士族之争,政令不畅,军备松弛。张松、王累、黄权等人,各怀心思。尤其是张松张永年……”

他提到张松,眉头微蹙,将张松贪婪索求、以及近期可能与北面曹操暗通款曲的担忧和盘托出。“此人手握西川详图与诸多机密,若其当真铤而走险,投靠曹操,则我军未来入蜀,将平添无数波折,甚至可能功败垂成!”

一旁扮作随从的庞统此时也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冷意:“孝直所虑极是。张永年贪得无厌,前番已多有敷衍,如今看来,其心已不在我。此人,留不得了。”

法正眼中寒光一闪,瞬间明白了庞统的言下之意。“士元先生之意是……”

“需在其将情报送出,或造成更大破坏之前,果断处置。”庞统语气决绝,“只是,需做得干净利落,不引火烧身。”

甄宓听着两位顶尖谋士的对话,心中虽有不忍,却深知这是乱世中不得不为的残酷。她轻轻颔首:“此事关乎大局,便由士元先生与孝直斟酌办理。务必周密,确保万无一失。”她将决策权交给了专业人士。

法正沉吟片刻,道:“张松出入皆有护卫,本身亦颇警觉。强行动手,易生变故。或可……借刀杀人?”

庞统鹅毛扇一顿:“孝直有何妙计?”

“刘季玉虽暗弱,却最忌部下与外界,尤其是与曹操勾结。”法正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我可在适当时机,于刘季玉面前,‘无意’透露张松与北面使者秘密接触之迹象,不必坐实,只需种下疑心之种。刘季玉生性多疑,必会暗中调查甚至训斥张松。张松做贼心虚,骤然被主君怀疑,必惊慌失措,要么急于表忠心而露出更多破绽,要么……狗急跳墙。”

庞统抚掌:“妙!此乃驱虎吞狼,又可置身事外!届时,无论张松是惶惶不可终日,还是铤而走险,我们都有机会寻其破绽,一举除之!即便不成,也能极大削弱其在刘璋心中的地位,使其难再兴风作浪。”

与此同时,临湘,兰台阁。

刘协接到了来自交州“龙吟”山谷魏延的密报。密报中详细汇报了“破阵营”山地适应性训练、小队战术磨合以及火炮弩炮协同演练的最新进展,并提到已初步选定了几条隐秘的、可能绕过蜀军主要关隘、直插犍为郡腹地的山间小道,正在派遣最精锐的“锐士”进行实地勘探。

“文长进展不错。”刘协将密报递给诸葛亮,“看来,我们的奇兵,已经初步具备了在蜀道中钻隙寻缝的能力。”

诸葛亮细细看过,羽扇轻摇:“魏文长胆大心细,高顺沉稳,关平勇锐,此三人配合,确是最佳人选。如今只待益州内部信号,便可挥师北上,如尖刀般直插要害。”

刘协走到巨大的沙盘前,目光落在益州南部那片连绵的群山上。“是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就要看文昭和士元的了。”他顿了顿,问道:“江东那边,张温还在扯皮?”

“回陛下,”诸葛亮道,“张温依旧在拖延,但近期提出的赔偿方案,已更接近我方底线。看来孙权内部压力不小,尤其是周瑜在鄱阳湖练兵的消息传出后,似乎更急于稳住我们。”

“他想争取时间重整水军?”刘协冷笑,“告诉他,朕可以给他时间,但诚意要用实实在在的东西来体现。战俘必须全部放回,赔偿数额可以再议,但第一批实物(铜铁、战马)必须在一个月内送达。否则,朕不介意让文远(张辽)在交州的活动,变得更‘积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