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踏···
当朱由检在全国地图上勾勒旱灾分布图时,武英殿外响起密集的脚步声。
“王中官,皇帝呢?”
以袁可立为首的内阁带着各部堂倌急匆匆赶来。
“陛下在绘制全国旱灾图,阁老稍等,咱家这就去通报。”
王承恩轻声说完,转身推开大殿门。
“皇爷,几位阁老和各部堂倌到了。”
“嗯,让他们进来吧。”
片刻后,随着一众官员迈步走入大殿,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在大殿地面上,一幅硕大的锦帛地图上,到处都是用朱砂笔勾勒出的记号。
“陛下,您这是?”
袁可立忍不住出言询问。
“哦,朕这些日子根据军机府统计的全国受灾情况,绘制了一份示意图,你们都看看吧。”
朱由检说着,起身站起,随手把朱砂笔递给王承恩。
“陛下,今年全国的旱灾极广,除了四川,福建,云南,广东四省情况尚好外,其余各省基本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干旱,特别是山西,陕西甘肃直隶,河南,山东六省,截止目前,各地降水仅有正常年份的一成,臣亲自在直隶各县查看过,以前的千里良田,几乎全部绝收!”
袁可立说着,苍老的脸上带着悲悯,眼中带着雾气。
“百姓情况如何?”朱由检声音平静的出言询问。
“民间整体情况稳定,北境六省核心旱区,所有百姓全部聚集在各县城周边,每日由县衙分发杂粮饼,杂粮粥,鱼干,罐头制品等食物,臣派出百支巡查御史深入民间探查,核心旱区的百姓至今尚未出现有饥饿而死者。”
“嗯,做的不错。”朱由检用湿毛巾擦着手上沾染的红色朱砂后,伸手从龙案上抓起一块面饼塞在嘴中嚼着。
“叫你们来,是因为干旱从明年开始将会开始缓解,而且一年比一年轻,朕在地图上标识出的三种符号,方块表示明年起,不会再出现旱区,圆圈则可能出现旱情,三角号则必定有旱情;
朕看过锦衣卫,东厂汇总的赈灾情况和各省旱区百姓的状态,没饿死人不是朝廷的功劳,而是朝廷最起码的责任和底线,诸位可不要以此得意忘形,失了本心!”
众人听到皇帝的话,顿时齐声道:“陛下圣训,臣等铭记。”
“好了,诸位爱卿不必忧虑,朕叫你们来,为两件事;
第一,大旱之后,必有大涝,特别是北境各省,近十年频繁干旱导致地表硬化,突遇强降雨引发洪灾,一定要加强防范,全国所有河道,堤坝等水利设施该检查检查,该修整修整;
特别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河流,趁今年干旱,河水减少,刚好趁机治理,此事由内阁牵头,组织全国各建筑局,工程局,多募集灾区青壮治理;
另外,这是朕根据我国南北水资源不协调问题,设计出的一份南水北送方案,你们下去看看,论证如何实施。
第二件事则是关于铁路问题,这几年全国所有生产均已军队征伐为主,铁路建设也慢了许多,从明年开始,全国要以铁路建设为核心,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全力建设铁路铺设铸造,朕的要求很简单,全国各省和中南半岛之地,必须全部有铁路通行。”
朱由检说完后,众人小声的议论着。
现在的大明最近几年完全处于军政府的状态,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以军工为主。
三十万禁军和四十万守兵军团能顺利打下缅甸,暹罗,真腊和澜沧国,靠的不单单是全军将士的拼杀,还有整个大明帝国在后面夜以继日生产各类军需为支撑。
特别是钢铁制造局,这几年生产出来的钢铁几乎八成都投入军工领域。
造船局在王徵的带领下,从刚开始一年生产五至十艘钢铁战舰,到现在一年能制造出三十艘各式战舰,从海军五大舰队,到江浙,两广福建近海防卫军,在到台湾,吕宋,南越,旧港,马六甲等地方守备型海军,几乎都换装成加装蒸汽机的钢铁战舰。
原本明军淘汰下来的风机船,木制帆船,经过改造后,全部转入海粮局的运输队用来运输粮食。
“陛下,铁道部目前正在集中全力攻克中南半岛的铁路建设,受限于地形,目前已经实现南越,真腊两地通车,真腊至暹罗的铁路还需要两年左右通车,缅甸的铁路建设,最快也得五年。”
在队伍中的王永春开口说着。
朱由检放眼看去,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王永春因多年刚强度处置公务,脸色带着些许疲惫,甚至在其黑发中出现不少银丝。
“怎么会这么久?朕不是下令组建一支专门的铁道劳工团吗?难道是人手不够?”
王永春解释道:“陛下,铁路建造是个技术性较高的工程,温大人在中南各国筹集的数十万劳工大多为目不识丁之人,铁道部在接受这些人群后,大多需要进行相关教育,之后进行筛选,合格者才能编入劳工团,此事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铁路建设进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着王永春的话,朱由检快速思索着。
铁道部的劳工团目前人数确实不少,但这些大多是原中南四国百姓,铁道部为顾及朝廷对地方的治理,很少出现拿人命去堆的情况,大多数建设工地上,最起码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朱由检在心中盘算着,在这个时期,技术不算强,若想加快进度,只有拿人命去堆!自己不可能用汉人,而中南之地若想成为永久明土,自然也不能压迫太狠。
这么说下来,最为合适的就是倭国人了!
想到这,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天下寰宇图上。
“铁路建设劳工一事,朕已经有想法,王爱卿,劳工问题你不需要担心,朕在一年之内,将会给你取之不尽的奴隶,到时候纵算是拿人命去填,也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把全国铁路建设速度拉到极致。”
王永春听到皇帝的话,心脏咚咚直跳。
拿人命去填?这得需要海量的人手,皇帝去哪弄这么多人?
“诸位,现在是八月中旬,距离今年结束还有四个多月,全国的赈灾问题不能松懈丝毫,从明年开始,朕会抽调大军,进行下一步军事行动,各自去忙吧。”
皇帝说完后,众人行礼离去。
内阁的几位阁臣,在听到皇帝的话后,心中都有了猜测,下一步军事行动,不用想就是针对倭国!
···
随着崇祯十四年春节的到来,朱由检特意下旨,在春节当天,各地用朝廷派发下去的腌制肉类,鱼类等结合地方情况,尽可能的包饺子分发给灾民食用。
年后,二月初。
西靖城,此时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大明服饰的汉人在街头来往。
这原本是缅甸王城阿瓦,在明军彻底平复缅甸境内残余反抗势力后,温体仁上奏朝廷,经皇帝批准,改名为西靖府。
宣抚司衙署。
从缅甸北部赶回的秦良玉来到大堂内。
“贞素,陛下密旨,要你点齐禁军各部,在吕宋集结。”
“好。”
秦良玉接过温体仁手中的密函,快速查看后,答应下来。
十日后。
分散在中南半岛各地剿匪的禁军各部陆续收到集结的军令后,开始朝着提前定下的港口行军。
四月中旬。
吕宋总督府。
众多禁军将领汇集在大堂内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