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师的大兴永清防线建设

如此庞大的一股力量突然倒戈相向,对八路军129师、120师、115师以及365师而言,威胁之大不言而喻。

原本,八路军总部预估晋绥军即便反水,最多也只是与八路军产生一些局部摩擦,不至于发展到全面进攻的地步。

但晋绥军在日军的蛊惑与利诱下,完全不顾民族大义,悍然发动全面进攻。这一局面的出现,大大超出了八路军总部的预料,使得八路军在晋省的抗战形势急转直下。

在这样的局势下,365师的863旅和386旅若继续按照原计划攻打平津,显然极为不利。此时,回师西进,集中力量彻底解决晋省的晋绥军,成为了八路军当下最为紧迫且关键的作战任务。

陈振华和陈副师长在得知八路军总部与延安方面的意见后,立刻展开了紧急商议。

他们深知,虽然此时日军114师团尚未完成主力集结,但即便该师团上万人的主力全部到位,在晋省复杂的地形和八路军各师的顽强抵抗下,也难以对八路军展开大规模、有效的进攻。

经过反复沟通与权衡,两人最终决定在永清、静海、大兴、门头沟地区进行战略部署。这些地方,地处冀中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交通要道纵横交错,是军事战略要冲。

陈振华和陈副师长选择此地,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一方面,这些地方进可攻、退可守,能够有效地对周边地区形成军事威慑。

另一方面,这里距离晋省相对较近,便于365师迅速回师,从而支援在晋省作战的兄弟部队。

陈振华站在地图前,手中的铅笔在永清、静海、大兴、门头沟地区及周边区域不停地比划着,向陈副师长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副师长,我们把主力部署在,以这里为据点,一方面可以密切关注114师团的动向,防止其南下对我们造成威胁;另一方面,一旦晋省战事吃紧,我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回师救援。”

陈副师长点头表示赞同:“没错,而且永清、静海、大兴、门头沟地区周边群众基础好,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补充兵员和物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我们也要考虑到晋绥军和日军媾和后可能的联合行动,他们很可能会试图切断我们与晋省的联系。”

两人围绕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讨论。从兵力部署、后勤补给,到情报收集、战术运用,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斟酌。最终,他们制定出了一套详细而周密的作战计划。

365师以永清、静海、大兴、门头沟地区为中心,将863旅的独立一团、特战团、独立八团、独立三团和386旅772团、771团,一共6个团,共2.2万多人的主力部队,分别部署在永清、静海、大兴、门头沟地区一线,形成掎角之势。

而863旅店战车团、骑兵团以及386旅的骑兵团、新三团、新四团5个团,近2万人的兵力,则是部署在涞水、固安、霸州、大成、青县和黄骅一带,作为阻击平津地区日军的第二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