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仔细勘察城墙的损毁情况,用手中的皮尺精确测量,在本子上详细记录。聂副师长眉头紧锁,眼神专注,一边查看,一边对身旁的军官们说道:
“忻州城墙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必须修得坚固无比,不能有丝毫马虎。”
随后,他指挥士兵们搬运石块、木材等材料,组织起一支热火朝天的修缮队伍。他亲自站在城墙之上,大声呼喊着口号,鼓舞士气:
“同志们,我们多流一滴汗,战时就能少流一滴血,就能让敌人少一分机会,加油干!”
115师的将士们在他的带动下,干劲十足,一块块沉重的石块被迅速搬运到位,一根根粗壮的木材被稳稳地架起。
同时,聂副还安排士兵在城墙周围挖掘战壕,设置暗堡。他亲自指导暗堡的修建位置,确保其既能隐藏火力,又能形成交叉射击,对来犯之敌构成致命威胁。
在稳定民心方面,聂副师长也丝毫没有懈怠。他组织士兵们挨家挨户地走访,为百姓送去粮食等救济物资。
每到一户,他都亲切地询问百姓的生活状况,安慰他们:“老乡们别怕,有我们在,一定帮你们重建家园。”
他还安排部分士兵帮助百姓清理废墟,搭建临时住所。在他的努力下,忻州城的百姓逐渐恢复了信心,对八路军的支持也日益增加。
忻州之战刚刚落下帷幕,硝烟尚未完全散尽,陈振华便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如同千钧重担,容不得有丝毫懈怠。他即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晋绥军后续规划的紧张拟定工作中,随后怀着对总部指示的殷切期盼,迅速踏上了与八路军总部沟通的行程。
陈振华怀揣着凝聚心血的详细作战报告以及对晋绥军的处置计划,一路风尘仆仆,匆匆赶到八路军总部。
那是一座隐匿在连绵山林间的简陋木屋,四周岗哨密布,荷枪实弹的战士们警惕地巡视着周围的动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严肃而紧张的氛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振华轻轻推开木屋的门,一股浓重的烟草味裹挟着温热的空气扑面而来。屋内,昏黄的灯光摇曳不定,几位八路军总部的首长正围坐在一张堆满地图和文件的破旧桌子前,神情凝重地探讨着战局。
见到陈振华走进来,一位面容刚毅、眼神如炬的左副参谋长率先站起身,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快步迎上前去,有力地握住陈振华的手,声音洪亮地说道:
“振华同志,一路奔波,辛苦了!忻州这一仗,你们365师打得漂亮,为抗战立下了大功啊!”
陈振华赶忙身姿挺拔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谦逊而恭敬地回应道:“首长过奖了,这都是全体将士们浴血奋战、拼死杀敌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