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天子守国门

她看着殿下那个孤身而立的身影,在满朝文武的口诛笔伐中依然挺直脊梁,心中蓦地涌起一阵尖锐的感觉。

她的目光透过垂帘,牢牢锁在叶浩然身上,那眼神深邃如渊,其中翻涌的情绪,几乎要冲破那层薄薄的纱帘。

然而处风暴中心的叶浩然却神色平静。在他看来,众人的激烈反应反倒是好事.

至少,没人再提迁都了。

他缓缓抬头,目光扫过激愤的群臣,声音沉稳而有力。

“大家不赞成御驾亲征,无非是觉得,大周现在还输的起,一次两次的战败,并不影响大局。哪怕洛阳城破,只要集合各地大军,也可光复,没有必要冒险亲征。”

“可事实确实如此吗?”

袁弘反问,“难道不是吗?我大周兵力强盛,富有四海,此时只是有宵小之辈,趁机作乱而已。倒是叶学士一心让陛下深陷险地,不知是何居心。”

朝中不少人和袁弘的想法一样,大周朝平高丽,灭倭寇。如今除了狼族,早就没有任何敌人了,在他们心里,大周朝依旧是鼎盛强国。

人在历史的进程中,是很难知道自己处于那个节点。

而叶浩然知道,前世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一是打输了,二是怂了,跑了。

大周王朝也同样,来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向前是盛世,往后是残局。

“一个王朝的向心力,源于其不可撼动的强大。天下节度使愿意伏低做小,便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太宗遗泽仍在,他们心中仍存敬畏,相信大周永远是那个战无不胜的强悍王朝!”

但若此战朝廷怯懦退缩,一旦虎牢兵败,洛阳易手,天子威严必将扫地!天下人便会看清朝廷的外强中干,看到大周疲态尽显。”

叶浩然的目光如刀,逼视着每一个大臣。

“试问,到了那时,天下人都知道朝廷是纸糊老虎,一个三郡节度使便可夺取洛阳,那么各地拥兵自重的藩镇节度使,还会乖乖听朝廷号令吗?

那些本就心怀异心者,大可割据一方,自立为王。而朝廷兵威尽失,纲纪崩坏,除了坐视江山碎裂,还能如何?

如今诸君一意求全,在我看来,求的不过是一身一家之苟全,而非大周社稷之万全!此战若退,大周必缺!今日之盛周,将沦为明日之残周。”

叶浩然的声音在殿中回荡,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