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最后一件事

接下来,我再教你们读几天书,你们开不开心?”

一众孩童听说刘禅还要在学堂再教他们,顿时全部都欢呼起来。

小小孩子,谁不喜欢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即使老师再严厉,他们也喜欢,更何况,刘禅实在算不上多严厉。

刘禅只教了他们短短一个月,在他们心中的留下的记忆,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教了他们一年半的胡先生了。

也许等他们成年后,对于孩童时读书的记忆,永远都只记得曾经那个美丽到小孩子看到都会脸红的女先生。

胡先生听到刘禅要接着教孩子们,心中再次感慨万千。

皇帝陛下,当真是爱惜天底下每一个臣民,泽被天底下的每一个黄发垂髫。

至于刘禅要给他上几天课,他当然求之不得,刘禅把孩子带的好,孩子们都认真学习,作为学堂的先生,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现在还不是后世那个人心被金钱污染的社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的先生,不以教出来多少有钱人而沾沾自喜,先生最高兴的事情,是孩子们真的学会了他教的东西。先生所有的知识能做到薪尽火传,把知识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是每一个先生最大的快乐。

至于孩子们能以知识创造多大的财富,获得怎么样的成就,这本是孩子们本身的际遇,并不在先生的考虑之中。

即使只是先生教孩子做一做简单的手工,或者经验丰富的老农教年轻人如何把田垄垒好,也是教的人快乐,学的人开心,融融泄泄,舒舒服服。

刘禅笑着说,

“那我没有教你们的这段时间,你们有没有好好的读书识字呢?”

众孩童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我们这些天都在好好的读书。”

刘禅笑着说,

“那好,我来考考你们……”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刘禅又重新开始在学堂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而孩子们也知道,刘禅是皇帝陛下,她不会一直教他们,所以每个人都努力的学习,珍惜和刘禅一起学习的时间。

……

刘禅在江陵,只剩下最后一件事要办了。

那就是从江陵送棉花种子去江东。

她从孙鲁班的口中得知,孙权也愿意在江东推广棉花的种植。

有哪个统治者能够舍弃棉花这么好的抗寒神物呢。

刘禅虽然大力在凉州推广种植棉花,但并不是只有凉州种植,其余益州,荆州,雍州也都在推广种植,棉花就像粮食一样必不可少,收获多的地方,可以运输一些送去收获少的地方,但任何地方,都不能一点不种,全靠别的地方的运输支援。

否则的话,价格就会高得无法想象,最终还是百姓受苦。

就像凉州种植的粮食,虽然供养不了整个凉州,但凉州有种植粮食,凉州的粮价就没有高到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