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里的人,只要来到他们益州学习,最终都会被秦王的魅力所折服,思想得到改变,忠于秦王。
哪怕他们不留在益州也无妨,回到朝廷,也不会跟秦王对着干,反而会出手帮助秦王。
“这倒是有意思。文若,皇上如果派人才来我们这里,接纳即可。”李恪淡淡道。
荀彧点点头,突然拿出了一本书,道:“主公,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一本关于您的书籍。”
哦?
李恪略感惊讶,关于自己的书籍?
难道有人根据自己的事迹写了小说?
但也不应该呀,未经益州官府允许,谁有这个胆子去写自己的事迹?
万一故事内容写错了,那可是杀头之罪。
“主公,此书名为《九洲圣言》,上面记录着您的一些言行,是天下读书人写的。
这些言行主要是通过报纸以及官府宣传的事迹中得来的,并非道听途说。”荀彧继续讲述道。
这本书他已经进行详细了解,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才会呈送给主公,否则早就派人去销毁了。
李恪接过这本书看了看,里面这些话确实都是自己说的。
很多都是自己随口一说,当时都没怎么在意,没想到竟有人记录了下来,而且还写的这么深刻。
就像这句话:世本无路,众人行之,斯有路焉!
这是李恪之前跟别人聊天,随口说了一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这群读书人润色一番,记录在了这本书上。
“什么是九洲圣言?”许褚伸着脑袋看了过来。
姚广孝道:“《九洲圣言》意思就是九洲圣主的言行。”
许褚恍然大悟,道:“那就是记录咱们主公的言行了!这跟我读的论语好像很像呀,
里面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咱们主公将来是不是也能成为圣人?”
许褚最近一直都在读书,论语也读了一点。
姚广孝微微一笑,道:“仲康,你不觉得主公现在已经是圣人,甚至超越圣人了吗?”
许褚微微一愣,然后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