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李备的一唱一和,很快引起了在场文武的共鸣,信王李瑝也站出来表态支持。
“陛下,臣弟认为侄儿与李御史所言极是,对待这些常年侵犯我们边境,掠夺我们百姓的贼兵绝不能心慈手软啊!”
李钦与李抱玉也表态支持:“臣也赞同李御史的提议!”
李瑛一脸无奈的挥挥手,吩咐李白与李钦道:“唉……前线就交给你们二人负责好了,还是要以慈悲为怀,慎杀、少杀……”
“臣遵旨!”
李白与李钦一起弯腰领命。
李瑛起身道:“朕就不在前线坐镇了,朕返回阁川驿掌控局面,以防吐蕃人得到消息后来犯。”
站在旁边的史官笔走龙蛇,将今天的会议内容作了详细记录。
「永乐元年八月,帝统军破吐蕃阁川驿,断贼兵退路。
贼兵诈降,为帝识破,予贼重创。
贼兵内讧,主将悉未朗为其部枭首,又携首级来投。
帝欲纳降,然御史大夫李白等疑贼兵诈降,劝帝慎重,勿置大唐将士于险境。
帝不忍杀生,又恐贼军复叛,遂将前线兵权交于李钦、李白统帅,自率众退至阁川驿坐镇。」
伴随着轰隆隆的马蹄声,李瑛在三千骑兵的护卫下返回阁川驿,留下李钦、李白、李抱玉在前线指挥。
李瑛离开之后,李白哄骗多吉,表示唐军愿意接受吐蕃人的投降,但需要他们分批走出山谷,接受部署。
“我军本来就不在一起,分布在三四百里的官道上,肯定要分批走出山谷。”
多吉连连致谢,随后返回吐蕃军营,向其他将领报告这个好消息。
多吉亲自带领第一批人走出山谷,按照要求上缴兵器,解除甲胄,然后由李抱玉率领五千人押解着前往阁川驿。
走了三十多里路,行到地形险要之处,全副武装的唐军突然向手无寸铁的吐蕃俘虏发起进攻。
在弓箭、刀枪、铁骑的驱赶之下,吐蕃人完全没有招架之力,要么被砍倒在血泊之中,要么被逼迫的跳崖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