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与其南边的阳关,组成了当时大汉西北边境的雄关险要。
玉门关和阳关之间有长城连接,阳关以南也有城墙,还有烽燧多处,两关分扼天山南北路的咽喉,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在汉朝强盛时期,玉门关与阳关皆有边防军驻守。
而到了衰弱的东汉末年,这里的边防军早已经被撤去。
…………
此时,玉门关西北的沙漠地带。
一行八十人的队伍,正在沙漠中行走,为首之人正是朱剑八。
经过一年半的寻找,他们仔细的探索完整个凉州与羌人生活的青藏高原后,开始向西域进发。
而本来一百人的队伍,也在“土着暗中下毒”、“被劫匪偷袭”、“遇到毒虫猛兽”等各种意外事件后,有二十位同袍,最终埋骨西北。
他们脚下的戈壁荒漠,属流动沙丘带,被称为三垄沙漠。
三垄沙漠长约百公里,宽数公里,由洪水冲蚀与风蚀共同作用形成,沙丘受东北风驱动持续西移,三年间可移动百余米,经常会形成“平地起沙”的现象。
风沙无情的拍打在他们单薄的衣衫上,发出让人感到心悸的声音。
朱剑八一行人已经在沙漠中跋涉了近三日,举目望去,天地间黄沙漫天,灼热的阳光下,每一粒沙子都似乎燃烧着幽幽鬼火。
队伍如疲惫的蚁群,在瀚海无垠的褶皱里艰难蠕动。
李凡华,出身河东郡,与朱剑八同乡,皮肤黝黑,二十余岁,曾经与朱剑八一起游历天下。
这位向来声音洪亮如铜钟的汉子,此刻却只能倚靠在一株已经枯萎的胡杨树边喘息,他嘴唇干裂如久旱的河床,昔日洪亮的声音此刻也只剩下气若游丝。
“小李子,你怎么样了,快来喝点水!”朱剑八见到已经有些人事不省的李凡华后,立刻将装在葫芦中,仅剩的一点水向对方的口中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