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少年诸葛亮的预言

在家世上,公孙瓒是贵族子弟,家世“两千石”,只是因为他并非嫡子,而是庶出,并没有得到家族中的资源倾斜。

而公孙度虽然是嫡子,却是寒门出身,他自己也因为小时候与玄菟郡太守公孙琙的儿子公孙豹同名同岁,而对方又在十八岁病逝。

玄菟郡太守公孙琙见到公孙度特别亲近喜爱他,并送他去地方的私塾中学习知识,还为他娶了妻子,并提拔寒门的公孙度在玄菟郡为官。

所以,虽然乃是庶出,却出身豪门的公孙瓒,一直以来,都看不起这位与他同姓,却出身寒门的公孙度。

当初公孙度在辽东大力打击豪族,公孙瓒就曾预言,公孙度迟早会成为大汉王朝边疆的大患。

…………

帐下幕僚尚未回应,却见公孙瓒猛地攥紧腰间环首刀柄,朗声说道:“若本刺史仍然镇守右北平郡……白马义从三日可抵辽水,岂容竖子夜郎自大!”

长史关靖赞同道:“若刺史大人还在右北平郡,公孙升济哪里敢自称辽东公。他还不是见到幽州牧刘虞仁义懦弱,不会用兵,又有辽泽天险,故而并不惧怕幽州出兵平乱而已。”

公孙瓒摆了摆手:“公孙度自封为公,需要幽州牧刘伯安去头疼,我们当前的目标,当是在明年开春之后,平定常山郡国内的黑山贼。

一旦黑山贼被降服,将来我们与袁本初争夺整个冀州之时,再无后顾之忧了!”

…………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二月二十三。

琅琊郡,东安县。

沂水早已结了一层薄冰,在灰白的天光下泛着青黑的光泽。岸边的枯芦苇凝固在冰面上,保持着最后一刻被寒风定格的姿态。

远处的蒙山褪尽了秋色,苍黑的松柏间夹杂着嶙峋的积雪,像极了老人鬓间的斑驳。

因陶谦提拔本地的名门望族,叔父诸葛玄被任命为东安县县令,故而年少的诸葛亮、诸葛均兄弟跟随其叔父来到了东安,其兄诸葛瑾留在了阳都县老家,为父亲守孝三年。

因为东安县就在阳都县的北方不远,诸葛瑾偶尔也会来此探望自己的叔父与弟弟。

今年亦是诸葛瑾守孝的最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