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全军撤退

他彻底明白了。

蓬莱,已经不再满足于幕后操纵。

他们开始亲自下场,用这种近乎无赖的、超越规则的力量,强行干涉天下大势!跟这样的敌人讲规矩、论兵法,毫无意义!

“传令……”

顾如秉的声音沙哑而低沉,带着一种刻骨的冰冷。

“全军……撤退。”

他知道,新都守不住了。再坚持下去,只有全军覆没。

这道命令充满了不甘和屈辱,但也是目前最理智的选择。

在丢下了无数断后士卒的尸体后,顾如秉率领着残部,被迫放弃了新都城,再次向后撤退。

坐在颠簸的马背上,顾如秉回头望着那片战火纷飞、逐渐被曹军旗帜覆盖的城池,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蓬莱……蓬莱!”

他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一股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杀意在他胸中凝聚。

“不将尔等连根拔起,这纷乱的天下,永无宁日!恢复大汉荣光?不,在那之前,必须先扫清你们这些盘踞在世间的毒瘤!”

顾如秉率领残部撤离新都城,身后是冲天而起的火光和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他心中充满了不甘与屈辱,正权衡着是继续后撤寻找新的据点,还是就地重整旗鼓,做最后一搏之时,后方尘头大起,一支规模不算庞大的军队正快速接近!

“戒备!”

亲卫立刻紧张起来,将顾如秉护在中心。

然而,当那支军队靠近,看清打头的旗帜和领军之人时,顾如秉和麾下将领都松了一口气,随即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

那旗帜是安罗帝国的吴王旗号,领军二人,一人羽扇纶巾,风度翩翩,乃是周瑜周公瑾;另一人年轻俊朗,目光沉静,正是陆逊陆伯言。

他们身后,跟着约莫五千精锐步卒。

“周都督?陆将军?你们怎么来了?”

顾如秉迎上前,脸上带着些许意外。按照约定,孙坚的援军主要是协防,并未要求他们直接上前线参与这种绞肉机般的攻城战。

周瑜跳下马来,对着顾如秉拱手一礼,神色凝重地扫过眼前这些浑身浴血、面带疲敝的烈军将士,沉声道。

“瑜与伯言奉命前来协防,听闻魏王主力猛攻新都,特率本部兵马前来助战,看看能否帮上忙。只是未曾想到……”

他顿了顿,看着远处还在激战的新都城,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战况竟已激烈至此。”

他原以为以顾如秉之能,据城而守,纵然不胜,也不至于如此狼狈。亲眼所见,才知曹操此番攻势之凶悍,远超想象。

他心中暗暗叫苦,这五千人投入进去,恐怕也是杯水车薪,能活着回去多少都未可知。

陆逊在一旁补充道。

“烈王殿下,我军虽少,但皆是敢战之士,愿听殿下调遣。”

这五千生力军的到来,如同在即将熄灭的炭火中投入了一捧新的干柴。虽然人数不多,但其代表的“援军已至”的信号,极大地安抚了烈军溃败边缘的军心。

原本惶惶不安的士卒们看到友军旗帜,听到周瑜、陆逊的声音,那濒临崩溃的斗志总算被强行稳住,开始在各级军官的呼喝下,重新集结列阵。

趁此机会,张郃、邓艾、钟会等将领也爆发出惊人的韧性,指挥着部下对着涌入城内的曹军发起了凶猛的反冲击。

他们利用对城内街道地形的熟悉,节节抵抗,逐屋争夺,竟然硬生生地将曹仁率领的魏军先锋,又重新逼退回了那段崩塌的城墙缺口附近,双方在废墟和残垣断壁间展开了极其惨烈的拉锯战。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眼前的僵持只是暂时的。

整个战局最关键之处,并不在于地面的步兵厮杀,而在于空中那片区域——六大传奇武将联手,依旧只能勉强缠住童飞,甚至隐隐落入下风!

童飞那柄诡异的黑色能量长枪每一次挥动,都让关羽等人险象环生,照此下去,落败是迟早的事。

一旦童飞腾出手来,无论是对顾如秉实施斩首,还是对地面部队进行屠杀,都将导致彻底的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