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富家千斤爱上了我这穷书生(41)

秋分的阳光带着点脆,把文化礼堂的青砖照得发亮。我站在台阶下,整理着胸前的红绸花——这是我爸凌晨编的,竹篾缠成牡丹的样子,被牛满仓嘲笑花瓣歪得像小默画的太阳,却还是抢着帮我别在衣襟上。

紧张不?雅溪从礼堂里走出来,婚纱的裙摆扫过台阶,像落了层雪。她的头纱上别着朵干野菊,是去年从平安村老井边摘的,被她压在书页里存了一年,花瓣的纹路还清晰得很。

有点。我攥着她的手,掌心全是汗。补拍婚纱照是她提的,说当年没条件,现在得让孩子们看看,爸妈也年轻过。牛满仓听说后,非要把仪式办在文化礼堂,说这地方是咱家的根,得在这儿认认亲。

礼堂里已经坐满了人,村里的长辈坐在前排,省城来的同事和朋友往后排坐。三叔举着相机站在梁下,镜头对着门口,喊着等会儿新人进来,都给我笑亮点。我爸和牛满仓坐在主位,两人都穿着崭新的中山装,我爸的袖口还别着雅溪绣的菊瓣扣,牛满仓的领口却歪着,被王秀兰悄悄拽正了。

小默穿着小西装,背着个竹编的花童篮,里面装着野菊和芦花,都是他跟着三叔去后山采的。他跑到雅溪身边,踮脚扯了扯头纱:妈妈,你今天像仙女。

雅溪笑着蹲下去,在他脸上亲了口:等会儿可别把花瓣撒我头上。

音乐响起时,是三叔找人用竹笛吹的《茉莉花》,调子带着平安村的土味,却比任何交响乐都动人。我牵着雅溪的手往里走,红地毯是用村里的红绸布拼的,踩上去软乎乎的,像踩在晒谷场的麦秸上。

经过苏曼身边时,她笑着朝我们举了举杯,杯子里的红酒晃出细碎的光。她先生也跟着点头,两人怀里抱着个周岁的男孩,眉眼像苏曼,正好奇地抓着桌布上的花瓣。

走到台前,司仪是村里的老支书,手里的稿子边角卷了毛,声音却洪亮得很:今天,咱平安村的陈默和牛雅溪,在这文化礼堂补办婚礼,这可不是普通的喜事,是咱村老理儿和新日子的结合...

他的话被小默的叫声打断,小家伙突然从花童篮里掏出个银锁,往念溪怀里塞——月嫂抱着刚满周岁的念溪坐在第一排,她穿着件红肚兜,上面绣着二字,是牛满仓亲手绣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精致的饰品都金贵。

众人都笑起来,牛满仓站起来,接过话筒说:我闺女女婿的事,就是我的事。当年我不同意他俩,是怕闺女吃苦,现在我知道,日子是自己过的,酸甜苦辣都得尝,才能咂出甜味来。他说着,眼圈红了,陈默,以前是我不对,今天当着全村人的面,给你赔个不是。

我赶紧摆手:叔,您别这么说...

得说!他把话筒往我爸面前递,老哥,你也说两句。

我爸站起来,手在裤缝上蹭了蹭,声音有点抖:我就盼着俩孩子好好的,像这文化礼堂的梁木,扎得稳,长得直,以后给小默和溪溪做个样。

掌声雷动时,三叔突然喊:快看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