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浩恩令”只是授予了王族权力,这个权力别人用还是不用,全凭自己做主。看来,还是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关键是后面怎么操作了!
“妙啊!”唐玉澜连连点头,“皇妹此计,可谓是撤藩于无形之中。根除深疮顽疾,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要让人非但不觉得痛,还觉得爽,这才是最难得最高明之处。”
唐玉靖惊讶而疑惑地看着他,此计明摆着对他不利,他不但不跳出来反驳,竟然还如此称赞?这小子,果然城府够深,居然没有让他失控!
“二弟说得对,皇妹这次,真是立下大功了。我们两个当哥的,不服不行啊!”
唐玉澜笑道:“那是,皇妹之天资,世所罕见。”
乾皇称赞道:“玉宣之计,甚合朕意,你二人也是难得的意见一致,全都认可。只不过,当务之急,还得派个得力的人出使董州,居间调停罗家三兄弟。并让他们把这浩恩令执行下去。”
唐玉宣正在考虑,是否自己把任务争取下来,然后派李长风前去执行。浩恩令是李长风提出来的,他的理解也必然最深。若是他能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在朝堂上也就名正言顺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岂料唐玉澜竟然挺身而出,抢先道:“父皇,儿臣愿意亲自前往推动此事。”
唐玉宣和唐玉靖皆觉得不可思议。他不但不唱反调,还要主动推进,着实有些反常。
“好!非常好!”乾皇喜道,“若你完成重任,必然重重有赏!”
唐玉澜道:“只要能为国出力,为父皇分忧,儿臣不求赏赐。”
……
唐玉澜回到自己府邸,召集门客谋士商议。
众人听过浩恩令后,皆是惊讶不已。
唐玉澜郁闷地说道:“唐玉宣献此一计,父皇龙颜大悦。可以说,她这一计,便胜我以前献过的十计。”
厅上一人奇道:“玉宣公主以前名义上参与辅政,却一直不显山露水,每遇大事必是左右摇摆,模棱两可。怎么近一年来,似乎突然变得激进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