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暂时性的胜利

玄尘道长与林越交换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他们都清楚,这场看似简单的邀约背后,恐怕隐藏着更大的漩涡。

夜幕降临时,林越站在祠堂屋顶望着星空。镇魂玉简悬浮在他面前,那点翠绿嫩芽已经长成寸许长短的枝条,叶片上流转的光晕与北斗七星遥相呼应。

“你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林越轻声问道,指尖触及叶片的瞬间,无数信息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入脑海。

他看到混沌教的教主在幽冥血海中央的祭坛上献祭百万生魂,看到青铜巨门后沉睡的上古魔神,看到龙虎山禁地中镇压的血色茧房。最让他心惊的是最后一幅画面 —— 三个月后的月圆之夜,整个中原大地将被黑雾笼罩,而他自己正手持玉简站在尸山血海之中,眼神空洞如同傀儡。

“噗 ——” 林越猛地喷出一口鲜血,玉简上的嫩芽突然泛起红光。他捂着胸口喘息时,发现掌心多了一道金色纹路,形状竟与那青铜巨门的锁孔一模一样。

“看来我们都被卷入了更大的棋局。” 玄尘道长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手中把玩着三枚铜钱,“方才卜了一卦,得火雷噬嗑之象,主明夷待访,有惊无险。”

林越注意到老道长的胡须竟在一夜之间变得雪白,唯有双眼依旧明亮如星:“道长的伤……”

“无妨。” 玄尘道长挥手间布下隔音结界,“倒是你需小心,那枚玉简正在唤醒你体内的宿慧。这既是机缘,也是劫数。”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林越随着骑士踏上前往玉京的路。玄尘道长坚持要留在村庄主持超度法事,临行前塞给他一枚桃木符牌,说危急时刻能唤来龙虎山的援军。

快马行至青州边界时,林越突然勒住缰绳。官道旁的驿站外,七个身着白袍的修士正围着一个少年,为首者手中的法剑闪烁着与混沌真气同源的黑气。

“此子身怀混沌血脉,留着必成大患!” 白袍修士的声音如同破锣,“不如就地炼化,还能为我等增添修为。”

林越翻身下马时,镇魂玉简突然震颤起来。那被围困的少年颈间挂着的玉佩,竟与玉简产生了共鸣。当白袍修士的法剑刺向少年时,林越的青铜古剑已化作一道流光,将七柄法剑同时震飞。

“阁下是何人?敢管我玄天宗的事?” 为首的白袍修士厉声喝问,袍角绣着的玄龟图案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

林越注意到他们腰间的令牌刻着相同的骷髅印记,只是比之前遇到的混沌教众多了一对羽翼。镇魂玉简传来的灼烫感让他明白,这些人恐怕是混沌教隐藏在名门正派中的卧底。

少年突然抓住林越的衣袖,掌心浮现出与他相同的金色纹路:“我叫墨尘,来自幽冥血海。他们要找的不是我,是你腰间的玉简。”

七名白袍修士同时结印,地面突然裂开道道深沟,粘稠的血浆从地底喷涌而出,在空中凝结成锁链。林越将墨尘护在身后,镇魂玉简的光芒如同涟漪般扩散,那些血浆锁链在接触到白光的瞬间便蒸腾成血色雾气。

“果然是镇魂玉简!” 为首的修士眼中闪过贪婪,“教主有令,擒获持简者赏混沌心经下半卷!”

青铜古剑在林越手中发出龙吟,他踏着七星步游走在剑光之中,每一剑挥出都带着净化之力。当最后一名白袍修士化作飞灰时,墨尘突然指向西方:“他们的主力在秦岭,那里有座通天塔快要建成了。”

林越望着少年眼中闪烁的红光,突然想起邪典地图上最密集的红点正是秦岭。他翻身上马时,墨尘纵身跃坐到马鞍后,颈间的玉佩与镇魂玉简同时发出嗡鸣。

“你不怕我是奸细?” 少年笑着露出两颗小虎牙,袖口滑落的刹那,林越看到他小臂上刻着与玄尘道长同款的符文。

“玄尘道长的关门弟子,何必装得这么辛苦。” 林越扬鞭催马,风声中传来他清朗的声音,“不过你最好解释下,为什么幽冥血海的少主会拜入龙虎山?”

墨尘把玩着玉佩的手指突然僵住,远处的秦岭方向,一道黑色光柱正刺破云层,在天幕上画出诡异的图腾。镇魂玉简剧烈震颤,林越感到体内的灵力开始不受控制地翻涌,识海中的青铜巨门影像愈发清晰。

他们都明白,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马蹄踏碎晨露,官道两旁的古松飞速倒退。林越能清晰地感受到背后少年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墨尘颈间的玉佩此刻烫得惊人,与怀中的镇魂玉简形成诡异的共鸣,仿佛有两条无形的火龙在皮肉之下相互撕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年前重阳宫那场大火,你也在现场对不对?” 墨尘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沙哑。林越挥剑劈开迎面袭来的黑雾,青铜古剑的光芒在他侧脸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黑雾落地后化作扭曲的蛇形,鳞片上闪烁着与秦岭光柱同源的图腾。

“玄尘道长用半幅身躯为代价,才把你从血海尸堆里捞出来。” 林越勒住缰绳,战马人立而起时,他瞥见墨尘耳后浮现出淡淡的血色纹路,“但你手臂上的镇魂符,是昨夜才被强行激活的。”

少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血珠落在马鞍上,竟诡异地渗入皮革,化作细小的血蜘蛛四散逃窜。林越反手将镇魂玉简按在他后心,白光透体而过的瞬间,墨尘发出痛苦的闷哼,那些血蜘蛛纷纷爆成血雾。

“别白费力气了。” 墨尘推开他的手,脖颈处的玉佩突然裂开细纹,“幽冥血海的烙印,不是镇魂玉简能根除的。就像你们正道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我父亲要把通天塔建在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