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水镇,温家临河老宅中,李娘子慢吞吞地独自将放着各类药材的大簸箩一个个从偏房里搬出来,放到前院两侧的木架上晾晒。
她的视线不时往半掩的院门那边飘。
忽然,李娘子听见院门外传来脚步声和说话的声音,听着似乎有好几个人往她家这边走,男女都有。
也许是相公回来了。
她眼睛一亮,停下手上的动作,转身往院门那边走,赶在来人推门之前拉开了门。
然而,她失望了,来的是相熟的两个邻居大娘和一男一女两个穿着制式青色儒衫的陌生人,并没有温宗瑜的身影。
李娘子戒备又不失礼貌地询问她们的来意。
张大娘热情地向她道喜:“李娘子,是好事!是大好事啊!”
隔壁文大夫家的女儿文潇恰好赶到,大大方方绕过来者,扶着李娘子的一边胳膊,揣着明白装糊涂:“张大娘、王大娘,是什么好事啊?”
原来白水镇的几家大商户共同出资,打算举办一个面向全镇居民评选善行义举榜的活动。温宗瑜作为济心堂有名的大夫,得了不少曾经在他那里治过病的居民的推荐,进入了初选名单。
那两名陌生男女是镇上某学塾的学生,接受“义商”们的邀请,为此次活动登门造访各位候选人的家属及邻居,搜集候选人相关善行义举的素材,撰写成小传参选。
李娘子一听最终上榜者将会名扬白水镇,受到众人的尊敬,而且温宗瑜的师弟孟玄也在初选名单中,便爽快地将众人迎进去,奉上瓜果、茶水,认认真真地回答那两位来访者的提问。
在她口中,温宗瑜是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深情专一、温柔可靠有责任心的大好人。
两位大娘不时帮腔,力证真实。
文潇安静旁听。没人问她,她就绝不开口,悄悄用眼角余光观察着李娘子的神情变化。
她发现,每当别人提起孟玄时,李娘子的嘴角总会不自觉地微微下撇一瞬;
【“文姐姐,若是有人听到某个人的名字、某件事,每次都会出现这样的表情。那就意味着这个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真实观感,是不满的、不屑的,甚至是厌恶的。”】
每当别人提到曾经聘请她去济心堂做厨娘的王娘子时,李娘子就会下意识地垂下眼帘,继而移开视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