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内北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
这是说:林氏国有一种珍奇的野兽,个体如老虎一般,身上有五彩斑斓的花纹,尾巴比身子要长,像白毛黑纹的虎,很能奔跑,骑上能日行千里。
鲲鹏还知道,驺吾又作驺虞,乃是古代仁德忠义之兽,非自死之兽不食(不吃活的禽兽),代表传统道德中的悲悯精神,是一种十分珍稀又难得的祥瑞异兽。
驺吾被《山海经》《毛诗故训传》等典籍明确记载为不伤害生灵的仁兽,其‘非自死之兽不食’的特性,成为儒家文化中‘仁政’思想的具象化象征。《中兴征祥说》更将其誉为‘王者有至信之德则应’的祥瑞之兽。
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仁兽,其核心寓意集中体现在仁义、祥瑞与高尚品德,象征着忠义、智慧、勇敢等美德,并承载着吉祥如意的文化内涵。
它有多元美德象征。
忠诚与守护:被视为主人守护者,不离不弃且抵御外敌。
智慧与预知:传说能感知天地之气、预见未来,象征超凡智慧。
勇毅果敢:面对挑战毫无畏惧,体现直面困难的勇气。
古籍与传说中常描述其誓死护主,忠贞不渝,英勇无畏,智慧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