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她更好奇了。
18岁的高中生,轻松拥有超过百万的财富…这是什么概念?
八十年代,如果拥有一个“万元户”的名头,恭喜你,你已经是方圆十里的人生赢家、绝对是众星拱月般的存在;
九十年代,虽然有“万元户、刚起步;十万元、不算富”的说法,但那主要对的是最早富起来的一拨人,于大众而言,“万元户”仍然是不可企及的目标。
也就到93、94年之后,因为通货膨胀的缘故,市面上的钱多起来。但由于投资热潮居高不下、机会多多,稍有些钱的人家都会做些生意,所以社会上多的是资产,老百姓能拿得出手的现金倒不多----真能拿出上万现金的家庭,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绝对算不上富。
第一次,中国老百姓知道了资产比人赚钱多的道理。
这也是中国民间奇人倍出的年代。只要胆大心细有本事,资本的舞台任你驰骋。也就在这个年代,涌现出一大批时代的弄潮儿----后来有个名词,92派企业家。
她曾经很想知道,已经迈入百万富翁行列的唐求对于天降巨额财富是什么样的态度?
不过从他的表现看,这似乎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样,谈起钱来轻描淡写,就不知道真正处置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只是,他的豁达态度莫名地让人放心。
不做金钱的奴隶,就能做金钱的主人!
“不至于到那种程度----我还不会壮士断腕吗?再说真有损失,姐也扛得起!”楚海益笑意吟吟地说,看着唐求的眼睛真像面对自己的弟弟。
果然,有家底的人说话就是不一样,至少唐求此时说不出这样的话。在唐家,在他担任“挂名”的总经理投入大手笔时,老爸都担心得不得了。
在别人可能只是一次决策的失误,对唐家就可能是覆灭之灾。
不见区区化肥厂职工宿舍改建项目的停产,就让他吃不香睡不着?还得他这个儿子给老子分忧,用工厂的基建来为其善后。
“我就说嘛,姐姐拔根汗毛都比我腰粗。”唐求打蛇随影上,赶紧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