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种植技术发展,只需要少量人就能种出来大部分人需要的粮食,种田的人就过剩了,那时候才是工业发展的高峰期。
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确实如此,想要治理好一个州府,修建水利、劝课农桑,不要瞎指挥,其实就能治理好了。
“孙先生,要是咱们大唐多几个如同您这样医术的人,那会是一副什么场景?”
葛明话题转的太快,孙思邈差点跟不上。这个问题更值得孙思邈好好琢磨琢磨了,虽然被称之为孙神仙,但是孙思邈从没自认医术冠绝大唐,最多是个还不错的大夫而已。
“老道自认为还是个不错的大夫,如果多一些老道这样的人,世间总会少了一些病痛吧?”
葛明对孙思邈的谦虚一点不敬佩,谦虚个什么劲儿?早就公认神医了,过度谦虚就是骄傲,甚至是显摆。
“孙先生,那如何才能让大唐多一些好大夫呢?”
“小子,老道看你今天话里有话,有什么话就赶紧说,老道在看书,非常忙。”说完还把放在桌子上的书拿了起来,假装要戴眼镜。
“小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种东西感兴趣才更可能学的比别人好,您可认同?”
“别看你小子年幼,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老道认同。”
“小孩还认为,如果有人从小就对医学敢兴趣,这种兴趣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这样的人更可能成为好大夫。”
孙思邈点点头,说到:“这话老道也认同。”
“您说要是有一个话本,可以让孩童对医术感兴趣,您说这种话本有没有用?”
“自然是有用的,要是有这样的话本,老道都想看看。”
葛明听到孙思邈如此说,赶紧起身,一溜烟出了房门。孙思邈看的一脸懵,这孩子这是怎么了?上坟回来中邪了?这病老道可治不了。
话说葛明直奔自己房间,找出来写好的几章西游记,拿在手上就往孙思邈房间跑。要说这些日子的锻炼是有效果的,跑来跑去一点没有气喘吁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葛明把手里的话本递给孙思邈,笑着说到:“孙先生,这个话本小子请您看看。”
孙思邈接过来话本,大致看了一下。李玄邈被称为圣童,少年聪慧但是体弱多病,立志学医。
“小子,怎么这个李玄邈跟老道出身如此相像?”
“孙先生,这就是按照您的出身写的呀。”孙思邈听后摇摇头,继续往下看。一边看一边摇头,忍不住问道:“这里面怎么还有个猴子?这猴子是个什么东西?”
葛明拍拍自己脑袋,前面几张快递给魏高明了,突然有个猴子确实怪怪的。
“小子差点忘记了,前面几张送给一个好友看了,要不小子给您复述一下?”
于是葛明开始讲西游记,或许因为故事比较好听,若云明显精神了很多,还体贴的给葛明和孙思邈倒了一杯水。
差不多半个时辰,葛明才把猴子为何被压在山下说完。
“小子,这个故事有点意思,神仙鬼怪的东西确实孩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