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前往北京的高铁上,凌峰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人多力量大”,以及“热闹”这个词的具体分贝值。整个商务车厢仿佛被他们这个亲友团承包了。岳母和林悦的小姨正头碰头研究着刚刚拍的车窗外的风景,讨论着滤镜用哪个更好;他的母亲和二姑则声音洪亮地交流着昨晚广场舞的新步法,时不时夹杂着爽朗的笑声;几个小辈的表弟表妹戴着耳机也挡不住脚打拍子的动静。凌峰坐在靠过道的位置,看着身旁靠窗的林悦。
她倒是精神焕发,脸上毫无倦色,正低着头,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地滑动,查看着她那份据说修改了十几版的《北京中秋国庆完美行程规划v3.1最终版》。那文档长得让凌峰看一眼都觉得眼晕。
“第一天下午,抵达,入住酒店,休息调整。晚上王府井步行街,感受节日氛围,小吃解决晚餐。”林悦小声念着,像是在做最后的确认,“第二天,重头戏!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备注:必须凌晨三点起床,三点半出发,抢占最佳观旗位置!”
凌峰听到“凌晨三点”,感觉自己的小腿肚子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
北京的秋天,天空是一种清澈高远的蓝,阳光金灿灿的,但风里已经带上了明显的凉意。抵达的第二天,凌晨的闹钟如同催命符般在万籁俱寂中响起。凌峰挣扎着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感觉四肢百骸都在抗议。酒店大堂集合时,几位长辈倒是兴致勃勃,裹着厚外套,互相打着气。
天安门广场附近早已人山人海,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肃穆而又焦灼的等待。他们被人流裹挟着,好不容易找到一处还算不错的位置。林悦紧紧攥着凌峰的手,踮着脚尖,目不转睛地盯着旗杆的方向。天色渐明,当第一缕晨曦划破天际,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出现时,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国歌奏响,五星红旗迎风展开,冉冉升起。
凌峰侧头,看见林悦仰着脸,晨光在她脸上镀了一层柔和的金边,她的眼睛格外亮,里面映着那面迎风飘扬的红色。他心中那点因早起和拥挤而产生的烦躁,在这一刻悄然消散了。他悄悄收紧手臂,将她往自己身边又搂紧了些。
接下来的几天,行程如同上了发条般精准而密集。林悦的规划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故宫里,她领着大家穿梭于一座座宫殿,讲解起来头头是道,堪比专业导游,引得岳母连连称赞。爬长城那天,她更是发起了“谁先到顶”的比赛,自己一马当先,把小姨和几个年轻人都远远甩在后面。凌峰陪着他母亲和二姑在后面慢慢走,听着前方传来林悦中气十足的加油声,看着母亲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却满脸兴奋的样子,只能无奈地笑着摇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聚德烤鸭宴”,林悦大手笔地连着预订了三天,美其名曰“让大家都吃过瘾”。于是,连续三个晚上,餐桌上都弥漫着烤鸭诱人的香气。第一晚,大家还兴致勃勃地学着用薄饼卷鸭肉,蘸甜面酱,配葱丝黄瓜,吃得满口留香,赞不绝口。到了第二晚,热情明显消退。第三晚,当油光锃亮的烤鸭再次被推上来时,凌峰感觉自己看到那枣红色的鸭皮,胃里就开始泛腻。他小声跟林悦商量:“悦悦,咱明天……能不能换个口味?比如尝尝老北京炸酱面?”
林悦正忙着给二姑卷第二份鸭饼,闻言愣了一下,看看桌上虽然还在微笑但动作明显迟缓的众人,脸上闪过一丝恍然,随即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说:“……好吧,听你的。”
旅途的疲惫是实实在在的。凌峰觉得自己这辈子的运动量都快在这几天透支完了。每天晚上回到酒店,他都感觉脚像不是自己的,倒头就能睡着。但看着手机相册里迅速增加的照片——有长辈们在北京各个地标前精神抖擞的合影,有林悦在长城顶上张开双臂、头发被风吹得飞扬的灿烂笑脸,有一大家子围坐一桌举杯庆祝团圆的温馨画面——他又觉得,这种累,好像……也挺值的。
行程的最后一天,是中秋节。白天按照计划逛了颐和园。傍晚时分,夕阳给昆明湖和万寿山披上了一层暖融融的橘红色纱衣。一行人沿着长廊慢慢走着,累了,便在靠近湖边的石舫附近找了处开阔地休息。
几位长辈走累了,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闲聊,看着湖光山色。凌峰靠着栏杆,望着天际最后一抹晚霞渐渐被墨蓝吞噬。华灯初上,园内的宫灯次第亮起,与天边刚刚探出头的一轮皎洁圆月交相辉映。月光如水银泻地,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梦似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