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穆斯塔法国王的宫廷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一些传统的阿拉伯贵族和掌握地方实权的马穆鲁克将领,对穆斯塔法引唐军入室深感不满,认为这是出卖主权。他们虽然不敢公开反对,但暗地里的消极抵制和小动作不断,比如在供应唐军粮草时以次充好,或者在提供情报时有所保留。张继业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他一方面加强自身后勤保障,减少对埃及方面的依赖,另一方面,则派出精干人员,暗中搜集埃及各方势力的情报,尤其是那些潜在的反唐情绪。这条暗线,为日后可能的内部冲突埋下了伏笔。
长安,大明宫。
拉什米卡公主在得到上官婉儿的赏赐和口头嘉奖后,并未得意忘形,反而更加沉静。她不再刻意追求与皇帝的直接见面,而是通过上官婉儿,陆续又提供了一些关于印度次大陆北部邦国兵力部署、土王之间矛盾的情报,甚至还包括一些当地气候、物产的详细记录,显示出她确实在用心整理和挖掘自己掌握的知识宝库。
这天,李琰在翻阅南方海运司关于印度洋航线的报告时,遇到了几个关于印度西海岸港口水深、季风规律的具体问题,报告中语焉不详。他忽然想起了拉什米卡之前提供的情报似乎有所涉及。
“婉儿,去请拉什米卡公主过来一趟,朕有些关于天竺风物的问题想请教她。”李琰随口吩咐道。
这声“请教”,让上官婉儿心中微微一动。陛下开始将这位公主视为一个信息源,而不仅仅是一个后宫佳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拉什米卡接到传唤,心中激动,却努力保持平静。她精心准备了一番,带上了几卷相关的古老地图和笔记,来到御书房。
这是她第一次被正式召见至处理政务的场所。她恭敬行礼后,李琰很随意地让她坐下,然后直接摊开海图,指出了自己的疑问。
拉什米卡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开始用清晰而柔和的语调,结合地图和自己的知识,详细解释起来。她不仅回答了李琰的问题,还补充了许多报告中未曾提及的细节,比如某些港口背后的统治者偏好、当地特有的商品、甚至是一些适合登陆的海滩情况。
李琰听得十分专注,不时发问。拉什米卡对答如流,展现出了远超寻常女子的见识和记忆力。
“公主果然博闻强识,于故土情势了如指掌。”李琰赞许地点点头,“这些信息,于帝国商路开拓乃至日后经略,大有裨益。”
拉什米卡低下头,轻声道:“能为陛下分忧,是妾身的荣幸。妾身别无所长,唯愿以此微末之学,报陛下收容之恩。”她没有趁机献媚,而是再次强调了自己的“用处”。